另一方面,府城周知府那边,在他离开后,也再无任何消息传来。仿佛之前的招揽和风波都未曾发生过。但这种沉寂,反而让沈远山感到不安。他深知,官场上的人,绝不会轻易放弃看中的人或物。
日子在一种表面的平静下缓缓流逝。栓柱和柳根经过这次磨难,变得更加成熟稳重。栓柱处理日常诊务愈发老练,柳根在药材鉴别和脉象辨析上更是进步神速,偶尔甚至能对一些复杂病证提出独到的见解,让沈远山都暗自惊讶。
安生也渐渐从那次惊吓中恢复过来,重新变回那个围着爹娘和师兄转的快乐小团子,只是偶尔夜里还会惊醒,要确认爹爹在身边才能安心睡去。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这日,镇上“济仁堂”的吴大夫,也就是陈榆之前的东家,突然派了个小伙计送来一封急信。信中说,近日有不明身份的人在镇上也打听沈家医馆和陈榆的消息,似乎来意不善。吴大夫提醒沈远山要多加小心。
几乎同时,村里有人在去镇上卖山货时,听到一些流言蜚语,说沈家医馆虽然医术不错,但树大招风,招惹了不该招惹的人,恐怕要有麻烦云云。
这些零散的信息汇聚在一起,让沈远山心中的不祥预感越来越强烈。对方似乎并不急于再次发动直接攻击,而是在暗中散布谣言,窥探虚实,这种隐藏在迷雾中的敌人,最为难缠。
他意识到,不能再被动等待了。必须想办法弄清楚,到底是谁在背后搞鬼,目的究竟是什么。是他在京城时结下的旧怨?还是因为他拒绝了周知府的招揽而引来的报复?亦或是…与陈榆在太医院的处境有关?
他想起苏文瑾之前的警告,以及那个在府城冒险给他传信的人。或许,该想办法与苏先生取得联系了。只是,苏文瑾远在京城,通信不便,且内容需极其谨慎,以免落入他人之手。
就在沈远山苦思对策之际,一天傍晚,医馆快要关门时,一个穿着风尘仆仆、头戴斗笠、看不清面容的汉子,牵着一匹瘦马来到了医馆门口。他并未进门,只是将一个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小木盒,交给了正在门口打扫的栓柱,低声道:“将此物交予沈大夫,故人所赠。”说完,不等栓柱询问,便翻身上马,迅速消失在暮色之中。
栓柱不敢怠慢,连忙将木盒拿给沈远山。
沈远山心中疑惑,小心地打开木盒。里面没有信笺,只有一块半旧的、毫不起眼的铁牌,上面刻着一个模糊的、类似云纹的图案,除此之外,再无他物。
这是何意?这铁牌代表什么?那位“故人”又是谁?是友是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