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回去上班(1 / 2)

中年抬头巡视一圈,想要强调的意愿非常强烈,只见他继续说道:

“农业部为了把蔡琪琪姐妹三人邀请到城里来着实花了一番心思,

我们的农业专家都说了,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这三人所掌握的技术和知识储备是所有人不具备的,她们极为聪明,非常有想象力和创造力。

我们还了解到赵衍同志并不具备这些知识,也许只是担心三人在乡下会无聊,因此刻意带了点农业相关的书籍,结果无意之中造就了三人,高产玉米种子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我们初步评估是:这三人在农业方面的成就和天赋还有重要性不下于刘玉华在工业上的……”

在场的人又开始议论纷纷,这次老人并没有打断大家,而是等了好一会儿这才敲着桌子说道:

“这样的人才我们当然要重视起来……

她们不是已经答应入驻农业研究部了吗,待遇方面我们得倾斜一些,不能让我们的功臣寒了心。”

大家一齐点头,无一人反对……

老人向陈姓中年摆摆手道:“小陈你继续说……”

中年点点头:“赵衍弄出三轮车后也没怎么骑,就好像只是研究者玩一样,期间他还有一点小作品,

比如自动铅笔,再比如腋下枪套,这些就不一一赘述了,

有一点需要说的是,自动铅笔在红空非常畅销,这为我们带来了不少外汇。

后来赵衍又搞出了一台精度极高的机床,这台机床非常重要,这是我们技术赶上国际的标志,它能孵化出我们自己的机床。

我们的第一代新式床也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这为我们带来了巨量的外汇收入。

……

赵衍同志和刘玉华同志等人参与设计的汽车也为我们国家赚来了巨量的外汇。

再后来他认识了善芙同志,两人合作发明了新式的灯泡,相同亮度下能耗是正常白炽灯的十分之一,我们在津门建立的灯泡厂如今也是为国家赚取外汇的大户。

……”

一件件成果罗列下来,在场的众人虽然早有耳闻,却也一样被震惊到了。

短短两年十年,小子不但搞出来一堆东西,还发掘出刘玉华、善芙、何雨水、魏柔、梁拉娣等等一系列人才,

可以说,如今能在国际上说得上话的好几个产业都有赵衍等人的参与,这是何等的壮观。

台下静悄悄,原本大家都以为知道了全貌,结果听完汇报大家才发现还有那么多不知道的,比如蔡淇淇一家子,再比如梁拉娣……

老人敲敲桌子声音激荡,显得极为不平静:

“这是对国家有大功的,这谁也反驳不了。

但是现在这小子一直在家歇着,今天开这个碰头会,我们就是要讲一讲这小子的问题。

首先考虑到这小子成长过程中的经历,他的生活方面我们必须达成一致,

我们不能既要人干活,还想把人完全拴住,不给一点点自由,这我绝不答应,人家的祖辈可都是为国捐躯的,我们不能让人寒了心。

这也是出于对那小子的保护,前段时间就出了点事情刺激到了那小子,害得这小子差点发病,我们要引以为戒……”

为首的老人继续往下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