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四九城里正在开一场碰头会:
在座的有好几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几位老人的脸上都布满了岁月的痕迹,皱纹如刀刻般深邃,每一道都似在诉说着往昔的烽火硝烟。
神色带着几分严肃与庄重,偶尔牵动一下,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坚毅笑容,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今天说说张小侠的儿子,就是那个赵衍的问题……”为首的老人笑眯眯发言,仿佛刚刚听到了自己后辈的轶事,老人六十来岁,两鬓斑白,精神头很好,他的额角有一个淡淡的疤痕。
在坐的一位身姿挺拔的中年站起身来,神情崇敬地对几位老人鞠个躬,开始报告:
“赵衍,出生于……”
“等会儿,以前的事情就不要说了,就谈他脑瓜子变好以后的事情,还有,你把稿子放下,直接说重点,人家孩子一点小秘密,你想都给人抖搂出来还是怎么滴……”
为首的老人打断中年,随后笑嘻嘻地吩咐,似乎对接下来的讲话很是期待。
中年点点头,组织了一下语言,继续说话:
“五八年六月份开始清醒,开始对钳工技术非常着迷,短短两个月就通过了八级钳工的考核,之后他就开始对身边所有用不习惯的东西开始改造。
首先是自行车,他到垃圾站弄了点坏掉的配件,随手就弄出来几辆不错的自行车,这些自行车到现在还都在使用当中,质量非常好,我们曾经研究过其中的两辆,整体性能都比市场上崭新的都要好一些,体验也更好一些。
后来他嫌弃家里灶上的风箱不好用,就自己用木头做了一个鼓风机,随后轧钢厂的杨爱国发现了这个鼓风机,就组织人生产了一批……”
正要往下继续说,同座的另一位老人摆摆手,笑着对周围说道:
“这个鼓风机我知道,可了不得,我们边疆的战士现在每个炊事班都有一个,我跟你们说,那可太好用了,做饭效率大大的加快了啊,哈哈……”老人的右手只有四根手指,身体微胖,满面红光。
说完话老人点头示意让中年人继续。
中年人仿佛被老人感染,脸上也浮起了笑容继续说道:
“后来他觉得自行车上的连杆车闸不是很好用,就想做个钢丝的,结果发现买不到钢丝,于是他就设计出来了一整套制造钢丝的工艺,我们在北方的钢丝厂目前用的就是这种工艺,可以说,质量和产量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噗嗤……”“哈哈哈哈……”在场几位老人都笑了起来,这小子的故事的确太过离谱,为了几根钢丝竟然设计一整套工艺,简直让人不敢想象。
中年人等场面安静下来才继续说道:
“随后又跑去打铁了,做了几把大马士革匕首锋利得不得了,目前已经被有心人收藏……”
“咳咳咳……”有人猛烈咳嗽掩饰尴尬。
“奶奶个腿儿,我就说嘛,哪儿来的那么好的东西,原来根子在这里啊……”有人大为不满……
……又是一阵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