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割者……它们自称‘收割者’!”伊芙琳的声音带着颤抖。
紧接着,是关于“生命源质”的详细阐述。这是一种超越了普通生物能量的、存在于所有生命星球核心的、支撑着生态系统运转的本源力量。而“收割者”文明的核心科技,就是将这种“生命源质”从星球中强行抽取、提纯,转化为一种名为“永恒之火”的、可以维持它们濒死文明延续的终极能源。它们并非简单的掠夺者,而是一群为了自身生存而不惜毁灭其他所有生命的、绝望的逃亡文明!
数据库中还包含了它们进行“收割”的标准化流程:先是派遣先锋舰队进行侦察和压制(如同对人类所做的那样),然后建立“主巢”(深渊汲取塔)作为能量虹吸器,最终将整个星球的生命力抽干,化为一片死寂的废墟。而人类所在的这颗星球,因其异常丰富的生命能量,被标记为“高优先级收割目标”。
最令人心悸的,是一段记录着“收割者”形态的模糊影像——它们并非纯粹的机械或生物,而是一种半能量体、半机械化的诡异存在,仿佛是为了适应宇宙生存而进行的终极改造产物,充满了非人的冰冷和绝望的疯狂。
然而,在浩瀚的数据中,伊芙琳也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些关键碎片——关于“收割者”科技的弱点!
能量过载敏感性:它们的系统高度依赖“生命源质”这种高纯度能量,但对其他形式的、尤其是剧烈波动的能量冲击(如特定的高频能量脉冲或反物质湮灭效应)异常敏感,容易引发系统连锁崩溃。
神经网络延迟:它们的指挥系统依赖于一种跨星系的量子神经网络,但在强引力场或特定空间扰动下,会出现微小的延迟,这可能是进行战术欺骗的窗口。
对“纯净生命共鸣”的排斥:日志中提到,在收割某些具有高度自我意识和强大生命共鸣的星球时,会遇到意想不到的抵抗,纯净的生命能量场会对它们的抽取装置产生干扰甚至反噬。这或许解释了“海洋之心”之前表现出的排斥反应,以及“生命精粹”能破解数据核心的原因!
母星的脆弱性:它们的母星系统极度依赖外部能源输入,一旦“最终收割”行动被大规模中断,其文明将加速崩溃。
真相大白于天下。敌人并非无意义的毁灭者,而是更可怕的、为了生存而战的、技术高度发达的绝望文明。这非但没有带来安慰,反而让压力倍增——他们面对的,是一个不惜一切代价的、强大的、有明确战略目的的敌人。
(直播视角收尾)
直播画面定格在展开的星图和对“收割者”文明的描述上。弹幕陷入了短暂的沉寂,随后爆发出复杂的讨论:
**【卧槽!真相原来是这样!星际生存战争!】
.****【‘收割者’…这名字太贴切了,高级文明版的蝗虫过境!】
.****【母星要死了,所以出来抢别人的生命?这设定有点悲壮啊!】
.****【弱点找到了!能量过载和生命共鸣!有戏!】
.****【压力更大了,这敌人不好对付啊!】
.****【剧本升级了!从生存挑战变成了文明存亡战!】
林越关闭了星图,目光扫过实验室里每一张凝重而坚定的面孔。
“现在,我们知道了敌人是谁,它们想要什么,以及……它们的弱点。”他的声音沉稳,打破了沉默,“这不再是盲目的挣扎,而是有目标的战争。我们的目标,不再是简单的生存,而是……守护我们的星球,打断这场‘收割’!”
破解数据库,揭开的不仅仅是真相,更是使命的升级。一场关乎星球命运的战争,进入了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