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宣传部的效果(1 / 2)

“这玩意儿好啊,不跟蛮子比力气,专攻他个出其不意。”

“这就是四两拨千斤的道理。”

他知道,这种看似不起眼的小型爆炸物,在惨烈的守城战中,不仅能造成巨大的物理杀伤,更能对攻城方的士气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宗泽见李云龙领会了其中关键,心中那块悬着的石头也彻底落了地。

他挺直了有些佝偻的腰背,脸上虽有即将面临大战的沉重压力,但更多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自信。

他相信,有陛下这样的统帅坐镇,有层出不穷的新式利器,还有满城军民同仇敌忾,靖康年间国都一朝陷落的奇耻大辱,绝无可能再重演一遍。

此刻的汴京城内外,早已不是歌舞升平的模样。

在宣传部日复一日的动员下,一种紧张而昂扬的气氛笼罩着全城。

坊间巷里,不再是茶余饭后的闲聊,取而代之的是对战事的讨论和对金人的同声唾骂。

无数百姓响应官府号召,走出家门,投入到加固城防的浩大工程之中。

码头上,壮年男子喊着号子,将巨大的石料从船上搬运下来。

城墙根下,就连半大的孩子和妇人,也在帮忙挖掘壕沟,传递土方。

整个汴京,就像一架被发动起来的巨大战争机器,每个人都成了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零件,全民皆兵的氛围日益浓厚,真正汇聚成了一股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

陈东的宣传部动作很快,几乎是在宗泽立下军令状的同时,一场针对金人的舆论风暴,便以汴京为中心,迅速席卷了整个中原腹地。

他们不再空喊口号,而是将工作做到了最细微处。

陈东亲自带人,走访了大量从北方逃难而来的百姓,将他们所见所闻、所经所历,一一记录在案。

那些颠沛流离中遗失的亲人,那些在屠戮中逝去的生命,那些被掳掠北上的妻女,都不再是一个个模糊的数字,而变成了一段段血泪交织的控诉。

这些证词被整理出来,配上画师们连夜赶制出的木刻版画,印成了一本本薄薄的小册子,名字就叫《金人罪行录》。

画上的线条或许粗糙,但画面中那焚烧的村庄、倒毙的妇孺、挥舞着屠刀的金兵,其冲击力远胜过任何华丽的辞藻。

汴京城内,最热闹的瓦舍勾栏,说书先生的惊堂木一拍,讲的不再是才子佳人的风流韵事,也不是江湖豪侠的快意恩仇。

“……那一日,太原城破,金狗入城!”

“他们见人就杀,见屋就烧,把咱们的同胞当猪狗一般宰割!”

“城东的张屠户,一家七口,连刚会走路的娃娃都没放过,就死在自家门前!”

“城西的王秀才,新婚妻子被金兵当街掳走,他上前理论,被一刀砍去了头颅!”

“血啊,把半条街都染红了……”

说书人是个干瘦的中年汉子,说到动情处,他不是在“说”,而是在“哭”,在“吼”。

他通红的眼睛扫过台下,声音嘶哑,仿佛自己就是那惨案的亲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