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宫中异常(2 / 2)

王管事闻言,发出一声短促而得意的笑声:“统领大人多虑了!您以为这事是王某一个人敢做的?背后是蔡太师,是童枢密,是满朝文武!

太上皇倒行逆施,亲近武夫,早已引得天怒人怨,如今朝堂内外,谁不盼着官家亲政,拨乱反正?人心所向啊,统领!您这不是谋逆,是顺天应人!万无一失!”

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却也恰好击中了张彦心中最软弱、最恐惧的地方。

他心中天人交战。这是一场豪赌,赌赢了,一步登天;赌输了,便是粉身碎骨,万劫不复。

可他脑海里又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李云龙那张脸,那双仿佛能把人看穿的眼睛,还有太上皇那日渐冰冷的眼神。

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惧,那是一种随时可能被抛弃、被清洗的恐惧。

最终,对权力的贪婪,以及对未来的恐惧,压倒了一切。

他深吸一口气,那只放在膝上的大手猛地抬起,抓起一块沉甸甸的金锭,冰冷的触感和惊人的分量让他浑身一震。他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赌徒般的决绝与疯狂。

“好!你回去告诉蔡太师,老子就赌这一把!”

王管事见状,眼中迸发出狂喜的光芒,脸上谄媚的笑容几乎要溢出来。禁卫军统领,这颗政变棋局上最关键的棋子,终于落袋为安。

“统领大人英明!”他连忙举杯,高声恭维。

张彦也端起酒杯,与他重重一碰,再次一饮而尽。酒液滑入喉中,却再也尝不出丝毫香醇,只剩下无尽的苦涩。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自己已经踏上了一条无法回头的路。但为了荣华富贵,也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他别无选择。

卯时的晨光刚刚穿透薄雾,为金碧辉煌的大殿镀上一层浅金,殿内的气氛却已然绷紧,像一张无形无影的大网,正随着官员们的每一次呼吸,悄然收紧。

一些心思敏锐的朝臣,早已嗅到了空气中那股不同寻常的气息。

往日里低声交谈、交换着朝政看法的官员们此刻都缄默不语,垂首而立,仿佛连袍角的摆动都带着几分刻意的谨慎。

空气沉滞,弥漫着一种令人心悸的压抑。

龙椅之侧,太师蔡京捻着花白的胡须,老态龙钟的脸上挂着一丝似有若无的笑意,那笑意却不达眼底,反而透着一股阴冷的寒气。

他的目光偶尔会飘向另一侧的枢密使童贯,童贯则会心领神会地微微颔首。

随即,两人的视线又会不约而同地,极为隐晦地掠过高踞御座的天子——宋钦宗。

每一次眼神的交汇,都像是在确认某个心照不宣的秘密,像是在无声地传递着最后的指令。

那些穿梭于殿内的小太监们,今日也格外不同。

他们不再像往常那样脚步轻盈无声,反而走得有些急,低着头,眼神飘忽,像是在躲避着什么,生怕被人从他们匆忙的身影里察觉到一丝一毫的端倪。

整个皇宫,都被这层诡异的阴霾笼罩着,沉闷得让人喘不过气。

早朝散后,李纲与宗泽并肩走在宫中的长廊下,廊外的冬日寒风卷起几片枯叶,发出萧瑟的声响。

“老夫总觉得,最近宫中这气氛,有些不对劲。”李纲率先开口,他眉头紧锁,眼神中满是挥之不去的忧虑。

那种感觉他说不上来,就像暴雨来临前,空气里凝结的水汽,沉甸甸地压在心头,预示着有什么大事即将发生。

宗泽停下脚步,回头看了一眼那戒备森严的宫门,冷哼一声,眼中闪烁着洞察一切的警惕光芒:

“哼,那些躲在阴暗角落里的老鼠,怕是又要挖墙脚,搞什么鬼名堂了!”

他一生戎马,对蔡京、童贯那些人的手段再清楚不过,那伙人就像附骨之疽,绝不会因为一时的失势就善罢甘休。

“陛下如今所有的心神都放在了军务上,日夜操劳,对于宫中之事……恐怕是有些疏忽了。”李纲叹了口气,声音里满是担忧。

太上皇为了军事改革,几乎是废寝忘食,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京郊大营,对于朝堂上这些暗流,难免会无暇顾及。

宗泽闻言,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也变得凝重起来:“是啊,陛下虽英明神武,手段雷霆,可毕竟也是血肉之躯,精力终归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