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太熟悉那种眼神了(2 / 2)

我当然知道。

从你推开舞蹈室玻璃门那一刻,我就在对面的奶茶店写完了所有作业。

“猜的。”周砚别过脸,“很好看。”

“第一次跳,能有多好看?”

少年突然驻足。

路灯在他睫毛下投落一小片阴影,却遮不住眼底的认真。

“你笑起来的时候,比伦巴还好看。”

沈昭怔在原地。

夜风掠过两人之间,周砚后知后觉地红了耳尖。

正当他懊恼过于直白时——

“你也是。”

沈昭忽然笑了,虎牙在唇边一闪而过。

“所以周砚,以后也多笑笑吧。”

“……好。”

回到家后。

周砚仰面倒在床上,天花板仿佛还映着少女转身时的残影。

发梢扬起的弧度,像流星划过他精心构筑的平静夜空。

她真的不一样了。

指尖无意识摩挲着床单,周砚忽然低笑出声。

他该感谢那个抛偏的篮球,还是该感谢命运突如其来的馈赠?

床头柜的抽屉发出轻微的响动。

在层层竞赛证书下,藏着一张边缘已经泛黄的语文试卷。

作文纸上,字迹清峻如竹,笔锋却藏着锐气——

【论西西弗斯式的当代困境】,沈昭,60分(满分60)。

去年,当这份被年级传阅的试卷终于传到手中时,优等生周砚做了十七年来最出格的事——

他把别人的作文折进书包夹层,再也没还回去。

月光透过纱帘,在“禁止带出”的红色印章上投下斑驳光影。

周砚用指腹轻轻抚过那个名字,突然想起今天她跳舞时,后颈渗出细汗的样子。

原来,神明真的会听见暗恋者的祈祷。

他……

喜欢沈昭很多年。

周砚至今都记得,五岁的沈昭穿着鹅黄色连衣裙站在他家门口的模样。

魏阿姨轻轻推了推小女孩的后背:“昭昭,周砚哥哥比你大三个月,要叫人呀。”

阳光穿过门廊,沈昭抬起小脸。

婴儿肥尚未褪去的脸蛋绷得紧紧的,琉璃似的眼珠上下打量他,粉嫩的嘴唇抿成一条线。

就在周妈妈都要打圆场时,她突然开口:

“周砚哥哥。”

声音软糯得像刚蒸好的桂花糕,表情却冷得像冬日窗上的霜花。

幼儿园里人称“小冰山”的周砚,第一次知道耳朵发烫是什么感觉。

他死死攥住母亲衣角,盯着自己鞋尖上跳跳虎的图案,怎么也不敢抬头看那个黄裙子小姑娘。

后来他总想起这个午后,想起她转身时裙摆扬起的弧度,像极了他偷偷藏在饼干盒里的那朵小雏菊。

周砚忽然轻笑出声——

原来五岁那年,就被那个黄裙子小姑娘拿捏了一生。

小学时他们同校不同班,初中更是相隔两所学校。

高中终于都考上一中,他满心欢喜计划着重逢,却发现沈昭根本不记得儿时那段缘分。

或者说,她根本不在意。

更让他心碎的是,少女将所有课余时光的目光都投向了林耀。

周砚太熟悉那种眼神了。

图书馆窗边,沈昭托腮望着篮球场时,眼里的光几乎要灼伤他的心脏。

直到今天。

那颗抛偏的篮球划破既定轨迹,随之改变的还有沈昭看向林耀的眼神。

医务室里她平静的视线,香锅店前干脆利落的转身,与记忆中痴恋的目光判若两人。

周砚摩挲着那条褪色的手绳,月光在“SZ”字母上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