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洪荒237(2 / 2)

翻看背包,我不禁感慨时代的进步。比起韩奇,我尚有压缩饼干可充饥,支撑三天不成问题。

但这并非长久之计。若三日后没有管子出现,或无法趁机逃脱,我终将渴死——毕竟只剩半瓶水。

况且,韩奇所见或许是幻觉?根本没有什么投食的管子?若有食物投下,地上该有残迹,可此处十分洁净。

而我为何会突然来到此地,同样是个谜。

稍作休息后,我继续摸索石壁,却一无所获。

三日转瞬即逝。

闹钟将我唤醒,我伸展僵硬的四肢——在如此狭窄处久睡,极易引发幽闭恐惧,甚至导致肢体萎缩。

整理好物品,我仰望着上方的洞口。

这些天我已将石壁探查无数遍,除却杂乱文字,别无他物。

那些古文字比甲骨文更为抽象,若勉强解读,倒像是两人在斗蛐蛐:一人持小棍拨弄瓦罐中的虫儿,另一人在旁观看。

****:

此刻的我,倒更像罐中那只小小的蛐蛐。

大学时曾读过一篇很有意思的小说,里面提到一种关于宏观世界的假想——或许我们整个宇宙,不过是某个人身上的一个细胞;若那人哪天不经意挠了挠痒,我们的世界便随之崩塌。

读夸父追日的故事时,我也常常出神:这世上是否真的存在巨人?

若没有,为何东西方的传说里,都频频出现他们的身影?

若有,他们又藏在哪里?

就在我漫无边际地揣测时,头顶上方忽然有了动静。

那只一直窥探我的巨大眼珠缓缓移近,骨碌碌转了几圈,竟破天荒地很快离开了——往常它总要凝视我一整天。

没过多久,一根极粗的管子从上方伸了下来,投下了一些所谓的“食物”。

那根本不能算食物,分明是怪物。

其中就有我之前从黄忠墓的洞道跌落时遇见过的那种,似鲶鱼又似蜗牛的怪东西。

不过,大概是怕我对付不了,投喂者“贴心”地扔了只死的下来。

那怪物顺着管道坠落,恶臭顿时弥漫开来,连空气都变得浑浊不堪。

再这样下去,我不渴死,也得被活活熏死。

趁管子收回之前,我悄悄把准备好的铁钩挂进管内,另一头系紧绳索——这样或许能找机会攀上去。

正动作时,总觉得有视线刺在背上,抬头一看,那只巨大的眼珠正隔着管子悄悄盯着我。

看得我脊背发凉。

我迅速将钩子掩在管子内侧,确保不被察觉,然后故意后退几步,装出“糟糕,被发现了”的慌张模样。

眼珠又转了几下,随后,那根管子缓缓抽了回去。

我在那怪物旁边强忍恶臭,待了整整一个下午,几乎窒息。

入夜后,我轻轻拉了拉绳子——看来我的小伎俩没被识破。

这怪物虽让人毫无食欲,却成了我攀爬的垫脚石。我踩着它,一点点沿湿滑的石壁向上爬。

之前在底下收集的灰土这时派上了用场,不时蹭在鞋底,增加些微摩擦力。

攀爬途中,我注意到石壁上刻着些类似笔画的文字,断续记录着:曾有人能驱使猛兽,后来此人成为将军。

将军去世后,亲信扶灵归乡,筑墓守陵,还教会当地人驱使动物之法,但当地人只敢用此法操控虫蚁。

后来战火蔓延,守陵人不知所踪。

我一边拼读石刻,一边向上,待看完时,已接近天洞的洞口。

惊奇的是,那只铁钩竟挂在峭壁尖上,四周根本没有巨人的踪迹。

爬上崖顶,我才发现自己所在的地方,竟是几天前差点失足坠落、被刘飒学长一把拉住的断崖。

难道我之前是从这里掉下去的?

脑中一片混乱。望向对面山崖,不见半个人影。

简单来说,我掉队了,原因不明。

原以为这座陵墓的规制不算离谱,没想到这一层比前三层都更凶险。

身后甬道多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墓志铭。由此我基本能确定:我应是误打误撞越过了断崖,对面才是我们来时的路。

墓碑上刻着的文字与先前在石壁上看到的如出一辙,据尚青云所言,这都属于一种名为“仓颉字”的古文字。

若以壁画内容来推测,这里很可能就是那位善用驱虎吞狼之计的将军的长眠之地。

墓碑末尾三个字以加粗的朱砂镌刻,格外引人注目。更令我惊讶的是,我居然认得这三个字——它们与商周时期的甲骨文颇为相似,且在《说文解字》中有所记载:

“力牧陵”

我不由深吸一口气。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轩辕黄帝麾下大将力牧的陵墓?

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任用风后、力牧、常先、大鸿治理百姓。他于大泽之畔寻得力牧,拜其为将,并筑台封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