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明远二人穿过墓道时,小和尚递来一枚太极勾玉:林哥,收好。
我猜这与他之前给的护身符用途类似。这时才想起身上还带着那本日记和奇特护符,盘算着找机会向王磊学长请教。
未等我开口,明远抢先说道:我们遇到了鬼打墙。林哥务必当心,有危险就轻叩勾玉三下。
“多谢你。”我说道,“对了,你怎么会对这里如此熟悉?之前来过吗?”
尚青云轻轻摇头:“不清楚,只是有种说不出的熟悉感,但我确实没来过。”
想想也是,他才十岁,这个年纪的孩子连小学都还没毕业,怎么可能到过这种地方。
“说起来,你第一次见到我的时候,好像就知道我的名字?”
尚青云点点头:“我师父是瑜哥哥的爷爷。”
又是爷爷?
不知为何,我总觉得这一路上遇到的所有事情,似乎都和祖父有关。
就连这不见天日的古墓里,也处处是他的影子。
我心里满是困惑与不安,一时没留意前方的路。正走着,忽然有人从身后拉住了我:“不要命啦?学弟?”
回过神来,只见刘飒学长站在我身后,其他人还远远落在后面。
我低头一看,脚下不知何时竟变成了万丈深渊。
我惊魂未定地退后几步,刚想回头道谢,却发现身后空无一人。
我惊慌地环顾四周,刚才的深渊竟只是幻觉。
此刻我身处一处深谷底部,四面都是陡峭的石壁,无路可走,只有头顶上方露出一线天空。
我仿佛被塞进一个狭窄的瓶底,除了向上攀爬,只有死路一条。
我伸手触摸石壁,冰凉坚硬,触感真实——难道我在不知不觉间被移到了这个空间?
我再次抬头望向天空。
而这一次,天上的光逐渐暗淡。
阴影缓缓笼罩了整座深谷,我好奇是什么遮住了天空。
下一刻,答案揭晓。
一只巨大的眼睛出现在穹顶之上,
它,正注视着我。
第十七章 力牧陵寝(一)
这是我第一次真切体会到被豢养的小动物是什么心情。
我毫不怀疑,只要按照尚青云说的,轻叩那枚黑白勾玉三次,哪怕我身在阴曹地府,他也能找到我。
但转念一想,这一路上我似乎总在依赖别人——尚青云、刘飒学长,甚至连二胖都变得比我可靠。
作为朋友,我不愿他们为我冒险。也许此时,他们在这座墓中的处境并不比我好多少。
我在口袋里摩挲了几下,最终取出了手电筒。
我想弄清楚自己为什么会在这里,这座古墓又想告诉我什么。自从进入墓中,我一直有种模糊的感觉,仿佛有谁在冥冥之中引导着我。
尤其在黄忠墓里那具盗墓贼尸体上找到祖父的笔记后,这种感觉越发强烈——我来这里不仅是为了考古,更是为了必须查明某些事,可能与祖父有关,可能与妮子有关,也可能与我自身有关。
这件事无法假手他人,只能靠我自己深入探寻。眼下的困境,更像是一种考验。
我定了定神,先从四周潮湿的石壁开始检查,至少看看有没有出路。
结果,果然没让我“失望”。
一条出路也没有……
不过,倒是有个意外的发现:石壁上有字迹,只是被一层水汽黏结的灰尘覆盖了。若不是刚才试图攀爬时抹掉了部分灰尘,恐怕很难察觉。
我小心地清理石壁上的刻痕,发现这些字形十分混杂。有些古老得难以辨识,甚至比甲骨文更晦涩,与《说文解字》所载截然不同,倒像是传说中的夏篆或禹书一类远古文字。
其间还夹杂着一些我能认出的现代汉字,它们或散落在古字周围,或直接覆盖在原有刻痕上,使得新旧文字都难以辨认。
显然,曾有人到过这里,并且与我陷入同样的困境。
会是祖父吗?
想到这里,我不由得心慌意乱,手下动作也不再轻柔,急切地拂去石壁上的积尘。
刻下这些文字的人叫韩奇,曾是北洋军阀冯国璋麾下的一名副官。得知与祖父无关,我稍稍松了口气。
韩奇的经历与我惊人地相似——进入第四层墓室后遭遇诡异事件,从幻觉中清醒时,已困在这狭小空间。
他在这里熬过许多日夜,饥饿时啃过皮带,甚至割下腿肉充饥,干渴时只能饮用尿液。
偶尔会有一只巨大的眼睛从上方窥视他。
就在精神濒临崩溃之际,转机出现了。
某日,一根粗大的管子从顶部的洞口伸入,投下些许食物。韩奇曾试图攀着管子逃离,可每当他要爬上去,管子便迅速收回。
反复尝试后,他发现规律:每隔三天,正午时分,管子会准时出现。
但想借此逃生绝无可能——即便攀上管子,也会在半途被甩落。
记录到此戛然而止。我好奇韩奇的结局,若他死在此处,该有遗骨留存。可这方寸之地,莫说骸骨,连只老鼠都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