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洪荒223(2 / 2)

依稀记得,那时候祖父常坐在院子里,教我辨认夜空中的星宿。

星宿?

星宿!

一道灵光乍现。

没错,祖父曾告诉我,真正上乘的墓葬风水,不仅讲究地势山形,更呼应天上星辰的运行轨迹。

而在古人眼中,最重要的星象莫过于北斗。

今人所说的北斗七星,分别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但古籍中其实记载,北斗应有九星。

另外两颗名为洞明与隐元,又称“左辅”、“右弼”,位于瑶光与开阳之间。

若将这两颗星也纳入考量,结合星移斗转与山势起伏,那我白天的推测,恐怕完全错了。

确实,墓穴位置通常参照明堂与砂水而定。但那只是安放棺椁的基准,即风水学中所说的“倒杖”。

这就像建房讲究坐北朝南,门的朝向和屋顶并无关联。

那么,门究竟在哪里?

我陷入沉思,抬头望向对面山壁。月光洒落,照亮一片石壁,宛如在山壁上开了一扇窗。

对!就是这样!谁说墓道一定在地面?

古代许多显贵修建陵墓,为防盗墓,常将下葬通道彻底封死,留下的只有绝路。

这一次,我想独自先去探查,免得再猜错惹人笑话。

问题是,若墓道真在山壁之上,我必须有人帮忙。

正发愁时,陆师兄端着饭盒走了过来:“吃点吗?”

我摇头,难掩兴奋:“师兄,能帮我个忙吗?”

他微微歪头。

我从工具包取出考古用的探测仪、工铲和洛阳铲,又悄悄从队长的帐篷里拿出安全绳。

看我系好绳索,陆师兄面露担忧:“要不要先告诉教授?你一个人太危险。”

“不用,只是去看看。你在树边守好,万一绳子松了,可得抓紧我。”

不知为何,我格外信任陆师兄。或许因为在整个考古队里,只有他与我走得最近。这一刻,我把性命交到了他手中。

我打了个手势,握紧绳索,一点一点沿山壁向下爬。

大学时我的体育几乎没及格过。虽然儿时练过武,但中学后疏于锻炼,大学又沉迷游戏,体力早已不如从前。

加上夜色深沉,越往下,心里越发虚。

忽然脚下一滑,心跳几乎骤停。

整个人随绳子晃动,在石壁上连撞三四下,手臂和腿都磕得青肿。

想想真是可笑,我这么懒散的人,竟也会为争一口气而冒险。

但事已至此,只能继续。想到将来还要去那个山岗寻找铁柱和小梅,这样的险境,恐怕还会遇到。

一想到那些会动的尸俑,我就浑身发冷。跟它们比起来,爬悬崖又算什么?

我忍着痛往下挪,石壁上全是湿滑的苔藓。只能压低身子,紧贴岩面,一寸寸摸索。

忽然,手碰到一处凹陷。往旁边移了移,竟发现那是个不小的平台。

难道这里就是墓穴入口?我心头一振,双臂发力,向上引体撑起。

果然是洞穴!

打开手电往洞里照去,前方立着一块石碑,字迹已经斑驳难辨:

“汉关内将军陈公之墓。”

我拿起细刷,轻轻拂去碑上积尘。

这碑恐怕已在崖上立了上千年,风化严重,稍一用力就可能碎成粉末。

大部分碑文都看不清了,只能勉强认出几个字。大致能推断这是东汉末年的墓葬,文中提到“献帝”与“景升”——应是三国时期的人物。

景升,应是荆州刘表。

我努力回想,刘表麾下姓陈的将领似乎不多,陈登、陈就,却想不起有哪位名字带“公”的将军。

读完碑文,没得到什么有用的线索。毕竟年代太久,石头都快风化成沙。

真想探明真相,只能进墓。

但幼年时在地宫中的遭遇让我心头紧缩,每一步都迈得沉重。

我咬着牙,一步一步往黑暗深处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