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快结束时,一位外国企业家举手提问,语气带着点尖锐:“沈女士,你说的模式很好,但如果遇到资金短缺的问题,你会放弃古建保护,优先保证商业利益吗?”
台下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向沈知意,等着她的回答。
沈知意笑了笑,从容地说:“其实我们已经遇到过资金问题,去年冬天,修复资金短缺,有人建议暂停古建修复,把钱投到文创生产上。但我们没有那么做,而是启动了‘古建保护基金’,向社会募集资金——因为我们知道,没有古建,就没有我们的文创,更没有沈氏的转型。”
她顿了顿,目光变得更坚定:“商业利益很重要,但有些东西,比利益更重要,比如文化的传承。如果为了利益放弃传承,那这样的转型,没有任何意义。”
话音刚落,台下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比之前任何一次都响亮。
那位提问的外国企业家,也笑着鼓掌,对着沈知意竖起了大拇指。
沈知意鞠躬,走下舞台,刚回到座位,旁边的李老师就凑过来,笑着说:“沈总,讲得太好了!尤其是最后那段话,说得太对了!”
沈知意刚想回答,就看到陆衍从台下走过来,手里拿着刚才那杯温水,递到她面前:“渴了吧?先喝点水。”
她接过水杯,喝了一口,温热的水顺着喉咙往下滑,心里满是踏实。
“我刚才……没出错吧?”她小声问,有点不确定。
“没有,”陆衍摇摇头,眼里满是骄傲,“你讲得比我想象中更棒,尤其是讲古建修复的时候,眼里有光。”
周围的人也围了过来,有媒体记者,也有行业前辈。
“沈总,能采访您一下吗?您刚才的演讲太精彩了!”
“沈总,我是xx集团的,想和您聊聊古建合作的事,不知道您有没有时间?”
沈知意一一回应,语气从容,条理清晰,完全没有了之前的紧张。
陆衍站在她身边,帮她挡开拥挤的人群,偶尔在她需要的时候,递上笔记本——上面记着她刚才演讲时提到的几个关键数据,怕她被问到的时候忘记。
等采访结束,会场的人差不多走光了,沈知意才和陆衍一起离开。
走出会场大门,晚风一吹,沈知意才觉得身上的紧张感彻底消失了,她靠在陆衍身上,有点累却很开心。
“陆衍,”她抬头看他,眼里闪着光,“我做到了,对不对?”
“对,你做到了。”陆衍低头,在她额头亲了一下,“你不仅做到了,还做得特别好。”
他拿出手机,打开微博,递给沈知意:“你看,#沈知意国际论坛演讲# 已经上热搜了,
沈知意接过手机,屏幕上的热搜词条后面跟着一个“爆”字,
“沈总也太厉害了吧!英文说得这么好,观点还这么深刻!”
“之前还觉得她年轻,现在看来,人家是真有本事!”
“古建保护那段说得太好了!为沈总点赞!”
沈知意看着评论,嘴角忍不住上扬,眼眶却有点发红——她想起爸妈,如果他们还在,看到她今天的样子,肯定会很开心。
“怎么了?”陆衍看到她发红的眼眶,赶紧问,“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没有,”沈知意摇摇头,把手机还给陆衍,“我就是觉得……有点感慨。以前我总怕自己做不好,怕守不住爸妈的心血,现在才发现,只要坚持自己想做的,就一定能做到。”
陆衍伸手把她揽进怀里,轻轻拍着她的后背:“你一直都做得很好,只是你自己没发现。以后,你还会站在更大的舞台上,让更多人知道沈氏,知道古建文化。”
沈知意靠在他怀里,闻着他身上熟悉的雪松味,心里满是温暖。
她知道,这不是终点,是新的开始。
从今天起,她不再是“靠罢免叔叔上位的沈知意”,而是“能在国际舞台上发声的沈知意”,是能带着沈氏、带着古建文化,走向更远地方的沈知意。
晚风轻轻吹过,带着会场外花坛里的月季花香,沈知意抬头看向夜空,星星很亮,像她眼里的光。
“陆衍,”她小声说,“谢谢你,一直陪着我。”
陆衍低头,看着她的眼睛,笑得温柔:“我会一直陪着你,不管你站在哪个舞台上。”
两人并肩走在路灯下,影子被拉得长长的,紧紧靠在一起,像他们此刻的心,再也分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