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禾连忙应下,起身去准备。乌雅氏看着镜中的自己,双手紧紧攥住衣角——衣料是旧的,颜色也有些发暗,可她如今只能靠这支步摇撑撑场面。她不能输,绝对不能。若是连贵人的位置都保不住,将来她在宫里,便只能任人宰割。窗外的太阳还很毒,她望着殿外刺眼的光,心里的火气更旺了。
钟粹宫的庭院里,种着几棵梨树,枝叶繁茂,遮出一片浓荫。树下摆着一张石桌,上面放着一碗冰镇的酸梅汤。纯嫔苏绿筠坐在石凳上,手里拿着一把蒲扇,轻轻扇着。不远处,三阿哥永璋正坐在竹椅上看书,十四五岁的少年,身形已有些挺拔,眉头微蹙,看得格外认真;四公主璟妍则拿着一个捕蝉网,追着树上的蝉儿跑,六七岁的小姑娘,扎着双丫髻,笑声像银铃一样,在庭院里回荡。
苏绿筠的目光落在儿女身上,眼神温柔,可眼底深处,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小主,风大了些,还是回殿里吧?”宫女可心走上前,递过一件薄披风,“三阿哥看书看了许久,也该歇息了;四公主跑了半天,额头上都出汗了,再吹着风,怕是要着凉。”
苏绿筠点点头,接过披风,起身对着永璋喊道:“永璋,别看书了,过来喝碗酸梅汤。”又对着璟妍招手,“璟妍,别跑了,快过来擦汗。”
永璋放下书,走到石桌前,规规矩矩地行了一礼:“额娘。”璟妍则扑到苏绿筠怀里,仰着小脸撒娇:“额娘,蝉儿好灵活,我抓不到。”
苏绿筠笑着摸了摸女儿的头,让可心给她擦汗,又递给永璋一碗酸梅汤。待儿女都坐下,她才缓缓开口:“内务府的消息,你们也听说了吧?新秀女入宫,有要住到钟粹宫来。”
可心在一旁应道:“听说了,是答应小主。小主不必担心,她们位分低,掀不起什么风浪。”
“本宫不是担心她们掀风浪,本宫是担心……”苏绿筠叹了口气,声音低沉,“本宫入宫这么多年,皇上早就不翻我的牌子了。如今有了新人,皇上的心思,只会更不在本宫身上。我只求能保住永璋和璟妍——永璋进了上书房也总是受到皇上斥责,璟妍还小,若是钟粹宫一直冷清下去,将来他们在宫里,怕是也会被人欺负。”
她看着庭院里的梨树,想起刚入宫时的夏日——弘历还会偶尔来钟粹宫,陪她在梨树下下棋,听她讲家乡的趣事。可自从富察皇后去世,后宫的争斗越来越激烈,她总不知哪里做错了,遭了算计,渐渐就失了宠。如今有了新人,她更是连见弘历一面的机会,都少得可怜。
“罢了,不想这些了。”苏绿筠摇摇头,起身道,“可心,你带永璋回殿里歇息,再给璟妍准备些点心。我去看看璟妍的新衣裳,过两日新秀女入宫,总不能让她穿得太素净。”
而在钟粹宫的另一处偏殿里,婉贵人陈婉茵正坐在桌前,手中拿着一支狼毫笔,在宣纸上画着一幅《荷花图》。殿内悬着纱帘,天光透过纱帘洒在纸上,柔和得刚好。她画得极为认真,笔下的荷花亭亭玉立,荷叶上还沾着几滴露珠,栩栩如生。可她的眼神却有些空洞,仿佛所有的心思,都沉浸在画里,连窗外的蝉声都听不见。
“小主,内务府传消息,说新入宫的秀女会搬来钟粹宫。”宫女顺心轻步走进来,声音放得很柔。
婉贵人手上的笔顿了顿,墨汁在宣纸上晕开一小团,她却不在意,只是淡淡“嗯”了一声,继续作画。
“小主,您就不担心吗?”顺心有些着急,上前一步道,“新人生得年轻貌美,若是得了万岁爷的恩宠,咱们钟粹宫……”
“担心又有什么用?”婉贵人打断她的话,声音平静无波,“我自潜邸就跟着皇上,这么多年,位分依旧是贵人。皇上心里有没有我,我早就清楚了。画画能让我静下心来,至于恩宠,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她看着画上的荷花,眼神里带着一丝怅惘。其实她不是不渴望恩宠,只是这么多年的等待,早已磨平了她的期待。夏日的风从窗缝里钻进来,带着梨树叶的清香,她忽然想起潜邸时的夏天——皇上还会站在她身后,看她画画,夸她笔触细腻。可那些日子,早就过去了。
“罢了,明日你多准备些冰镇的酸梅汤和绿豆糕,给纯嫔姐姐送过去。”婉贵人放下笔,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都是宫里的人,互相照应着,总比互相算计好。夏日里暑气重,喝点酸梅汤也能解解暑。”
顺心点点头,转身去准备。婉贵人重新拿起笔,在晕开的墨团上添了几片荷叶——原本的瑕疵,竟变成了一处巧妙的点缀,像是荷叶上的阴影。她看着画,轻轻叹了口气。紫禁城的日子,就像这宣纸,即便有了瑕疵,也得想办法弥补,不然,只会越来越糟。窗外的蝉声又响了起来,她望着远处渐渐亮起的宫灯,眼神平静了许多。
夏日的夜晚,终于凉快了些。各宫的灯火渐渐亮起,又渐渐熄灭,只有巡夜的太监提着灯笼,在宫道上缓缓走过,脚步声被夜色吞没。钟粹宫的梨树下,璟妍已经睡熟了,永璋还在灯下看书;景阳宫的金玉妍还在试穿明日的衣裳,丽心在一旁小心地伺候着;春禧殿的澜芷则站在窗前,望着远处养心殿的方向,若有所思;景仁宫的乌雅氏握着那支赤金步摇,一夜未眠。
新秀女即将入宫,就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必将在后宫掀起无数波澜。金玉妍的算计,闵恩静的隐忍,澜芷的防备,乌雅氏的愤懑,苏绿筠的担忧,陈婉茵的淡然……所有人的命运,都将在这场新的争斗中,重新洗牌。
夜色更浓了,远处传来几声蛙鸣,偶尔有流萤飞过,在朱墙上划出一道微弱的光。这紫禁城的故事,就像这夏日的夜晚,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将在无数个这样的日夜,继续书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