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金玉妍复宠(2 / 2)

弘历看着她梨花带雨的模样,心中的那点芥蒂渐渐被软化。他拿起一旁的锦帕,轻轻为她拭去脸上的泪水,动作温柔得不像平日里那个威严的帝王,口中却道:“傻瓜,你的身子是朕的,若是真有个三长两短,朕找谁寻这般解闷的趣儿去?”这话半是宠溺,半是赤裸的提醒——他宠她,不过是因为她能给他带来别样的愉悦,能成为他后宫生活的调剂,更能作为安抚玉氏的一枚棋子。

金玉妍何等聪慧,立刻听出了他话中的深意,连忙握住他的手,将脸颊轻轻贴在他的掌心,声音带着浓浓的委屈与虔诚:“臣妾知道错了,以后定好好养身子,好好陪着皇上,再也不让皇上担心了。只是……”她故意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不安,“臣妾总怕,因为从前的糊涂事,皇上会一直记恨臣妾,再也不疼臣妾了。臣妾远离故土,在这深宫之中,唯有皇上是臣妾的依靠啊。”她特意提及“远离故土”,便是要勾起弘历的恻隐之心。

弘历心中一软,握着锦帕的手顿了顿。他看着眼前这张依旧美艳动人的脸庞,感受着掌心传来的细腻触感,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朕说过了,朕怎么舍得生你的气呢?”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警告,“只要你日后安分守己,朕自然不会亏待你。”这句话,三分是真心的怜惜,七分是帝王的算计——他需要一个懂得风情又识趣的女子来调剂后宫,更需要通过她拿捏玉氏,金玉妍显然是最佳人选。只要能掌控住她,让她为自己所用,恢复她的封号又何妨?

金玉妍听到这话,眼中的泪水落得更凶,却露出了一抹欣慰的笑容,像雨后初绽的玉氏海棠,带着一丝脆弱的明媚。她连忙点头:“臣妾遵旨!臣妾以后定乖乖听话,绝不再惹皇上生气,只求皇上能常来看看臣妾,别再让景阳宫这般冷清了。”

“好。”弘历应得干脆,继续一勺一勺地喂她喝药,直到药碗见了底。他放下药碗,又叮嘱了几句养身子的话,才起身准备离开。

金玉妍连忙挣扎着想要起身送他,被弘历按住:“躺着吧,好好休息。”他转身向外走去,走到门口时,又回头看了她一眼,眼中闪过一丝算计的光——恢复她的封号,既能安抚她,让她更加尽心地侍奉自己,又能借她的身份安抚玉氏,同时还能制衡后宫那些蠢蠢欲动的势力,这般一举两得的事,何乐而不为?

从这日起,弘历果然时常来景阳宫坐坐。有时是处理完政务后过来歇脚,听金玉妍唱一段玉氏的民谣;有时是特意过来看看她的恢复情况,与她闲话家常。金玉妍总是极尽讨好之能事,变着法子为他准备新奇的玉氏点心——比如用玉氏特有的蜂蜜和栗子做的栗糕,用松子仁磨粉做的酥饼,每一样都精致可口。她还会穿上特意缝制的玉氏常服,那衣服色彩淡雅,纹样别致,将她的身段衬托得愈发窈窕。言语间,她更是满是崇拜与依赖,将“懂事”二字发挥到了极致。

“皇上,您尝尝这个栗糕,是臣妾按照玉氏的方子做的,特意少放了些糖,怕腻着您。”她双手捧着食盒,眼中满是期待。

“皇上,今日风大,您可别忘了加件衣裳,臣妾已经让人把您喜欢的那件貂皮大氅准备好了。”她柔声叮嘱,语气里的关切不似作伪。

“皇上,您看臣妾新学的这段玉氏舞,好不好看?只跳给皇上一个人看。”她轻移莲步,舞姿轻盈,腰间的银铃发出悦耳的声响,眼底的光芒只为他而亮。

弘历总是笑着应下,偶尔还会夸她几句,赏赐些珍宝,却从不许她插手后宫的任何事务,也从不在她面前提及朝堂之事。他清楚地知道,该给她的恩宠要给足,让她安心留在自己身边,该划的界限也必须分明,不能让她借着玉氏的名头生出不该有的心思。

景阳宫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热闹,不再是之前那般冷清寂寥。没过多久,弘历便下旨,恢复了金玉妍嘉妃的封号。旨意下达那日,金玉妍穿着崭新的妃位朝服,朝服的下摆依旧绣着低调的玉氏忍冬纹,她跪在地上接旨,脸上满是感激涕零的神情,心中却无比清醒——这恩宠来得不易,也脆弱得不堪一击。她远离故土,在这深宫里,唯有永远保持这份“识趣”,才能站稳脚跟。

前来道贺的嫔妃络绎不绝,金玉妍一一含笑应对,得体又疏离。待众人散去,她独自倚在窗边,看着弘历离去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既有失而复得的喜悦,也有对未来深宫之路的清醒认知。

佛前的血经还摊放在钦安殿的案几上,墨迹与血迹交织,诉说着一段深宫女子的挣扎与算计。而景阳宫内,嘉妃轻轻抚摸着发间的金步摇——那是弘历刚赏赐给她的,步摇的坠子是按照玉氏的样式打造的,小巧玲珑,十分精致。她知道,这场帝王的宠爱,从来都不是无偿的。她用自己的玉氏风情与懂事换来了恩宠与地位,而弘历则用这份恩宠,换来了后宫的一时安稳、身心的愉悦,以及对玉氏的牵制。

红墙之内,从来没有纯粹的情爱,唯有各取所需的权衡与算计。金玉妍微微勾起唇角,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只要能牢牢抓住帝王的心,只要能步步为营,她定能在这后宫之中,求得一席之地,甚至走得更远。而弘历坐在养心殿内,听着太监汇报景阳宫的动静,嘴角也露出了一抹满意的笑容——这枚来自玉氏的棋子,终究还是回到了他的掌控之中,为他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