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杨氏接过茶杯,却没有立刻喝,而是先仔细打量着她的气色,又伸出手,小心翼翼地摸了摸她的腹部,动作轻柔得像是怕惊扰了腹中的胎儿:“这孩子倒是乖巧,没折腾你吧?宫里的饮食还合胃口吗?内务府的人有没有敢怠慢你的?若是有,你可千万不能忍,一定要告诉皇上或是娴贵妃娘娘。”她一连串的问题,句句都落在魏嬿婉的衣食起居上,没有半句提及名利,与魏嬿婉记忆中的模样判若两人。
“都挺好的,皇上和太后都很体恤我,内务府也不敢苛待。”魏嬿婉笑着回答,一一细数着宫里的日常,从御膳房特意为她准备的安胎药膳,到太后赏赐的暖手炉,再到春婵等人的悉心照料,絮絮叨叨的,像个寻常家的女儿在向母亲撒娇。她很久没有这样安心地诉说过心事了,在这深宫里,唯有在母亲面前,她才能卸下所有的防备。
魏杨氏听得十分认真,时不时插一句叮嘱:“安胎的药一定要按时喝,再苦也得忍着,那是为了你和孩子好。天冷了就多穿些,别为了好看冻着自己,宫里不比家里,受了寒可没人替你受罪。还有,宫里人多眼杂,说话做事都要留个心眼,别轻易相信别人的话,也别得罪不该得罪的人,尤其是那些位分高的娘娘,礼数上绝不能出半点差错……”她的叮嘱细致入微,甚至连每日该吃多少点心、该走多少路都考虑到了,那份周到,让魏嬿婉心中暖意更浓。
这些话,若是在前世,魏嬿婉只会觉得厌烦,认为母亲格局太小,满脑子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可如今听来,每一句都饱含着真切的关怀,让她眼眶微微发热。她握住母亲的手,轻声说:“额娘,我知道了,你放心吧。这一世,我不会再像从前那样了。”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无比坚定的决心,只有她自己知道,这句话里藏着多少对前世的悔恨和对今生的珍惜。
魏杨氏没听懂她话里的深意,只当她是长大了,懂得了宫廷的险恶,欣慰地点点头:“那就好,那就好。只要你平平安安的,能顺利生下龙嗣,往后在宫里站稳脚跟,娘就放心了。”她轻轻拍了拍魏嬿婉的手背,眼底满是期盼。
两人在殿里聊了许久,从家里的琐事聊到宫里的见闻,从魏嬿婉小时候偷藏点心的糗事聊到如今的境遇。阳光透过窗棂,在地上投下长长的影子,暖炉里的炭火噼啪作响,火星偶尔溅起,又迅速湮灭。空气中弥漫着点心的甜香和亲情的暖意,温馨得让人舍不得打破。魏嬿婉靠在母亲肩头,感受着这份前世从未拥有过的安稳与幸福,心中感慨万千。前世,她为了权力和宠爱,不择手段,双手沾满鲜血,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痛失两子的下场。而今生,她不过是稍稍收敛了野心,珍惜眼前的一切,却轻易得到了前世梦寐以求的亲情与安稳。这样的馈赠,让她更加坚定了决心——这一世,她要守护好腹中的孩子,守护好这份亲情,绝不再重蹈覆辙,枉造杀孽。
日近黄昏,春婵前来回话,说后殿的住处已经全部收拾妥当,请魏夫人过去歇息。魏杨氏起身告辞,魏嬿婉本想亲自送她,却被母亲执意拦住:“你身子重,别来回折腾了,我自己过去就好。有什么事,我让人来告诉你。”
魏嬿婉只好作罢,看着母亲跟着春婵往后殿走去的背影,脸上露出了温柔的笑容。有母亲在身边,她心中的不安消散了大半。永寿宫的夜晚,因为多了一个人的气息,变得格外温馨。按照宫廷规矩,陪产亲属的住处与主殿隔开,既保证了孕妃的清净,也符合尊卑之分,这样的安排,让魏嬿婉更加安心。
然而,这份宁静并未持续太久。几日后,一份来自玉氏的急报,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打破了紫禁城的安宁。
自从贞淑因牵涉皇嗣之事被押解回玉氏后,玉氏便一直处于风口浪尖。皇上弘历本就对玉氏暗中支持四阿哥的行为颇为不满,此次更是下了一道措辞严厉的诏书,斥责玉氏王爷管教无方,纵容下人干预朝政,言语间的怒火几乎要穿透纸背。而玉氏的老王爷本就重病在身,缠绵病榻多日,接到诏书后又惊又惧,急火攻心,竟当晚便一命呜呼了。
老王爷一死,玉氏世子顺势继承王位。新王初立,根基未稳,国内局势动荡,又怕大清迁怒于玉氏,连忙派了使者进京。一来是献上一名精心挑选的玉氏贡女,容貌出众,才艺双全,以此向大清请罪;二来是恳请弘历正式下旨册封他的王位,借助大清的威势稳固自己在玉氏的地位。
消息传到启祥宫时,金玉妍正坐在窗前发呆。自从被褫夺贵妃封号,降为妃位后,她的日子便一落千丈。往日里那些巴结奉承的妃嫔们,如今见了她要么绕道而行,假装未曾看见;要么便故意在她面前炫耀恩宠,冷言冷语地嘲讽。内务府更是看人下菜碟,送来的用度一日不如一日,炭火不足,寒冬腊月里宫殿内竟透着一股寒气;绸缎也是粗制滥造的,根本无法与往日的珍品相比;就连伺候的宫人,也渐渐怠慢起来,背后的风言风语更是从未停歇,句句都像针一样扎在她的心上。
这些屈辱,金玉妍都一一忍了下来。她知道,在这深宫里,没有皇上的宠爱,便什么都不是。她一直在暗中蛰伏,等待着东山再起的机会。可当听到玉氏老王爷病故、新王派使者送贡女进京的消息时,她再也坐不住了。
她猛地站起身,桌上的茶杯被带倒,茶水泼了一地,氤氲的热气很快消散在冰冷的空气里,留下一滩深色的水渍。“玉氏……竟然派了贡女来?”她低声自语,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眼神里闪过一丝慌乱和不甘。她在宫中立足的最大资本,便是来自玉氏的支持,以及她身上那份独特的异域风情,是皇上曾经最为迷恋的东西。如今玉氏送来新的贡女,若是新人能得到皇上的宠爱,那她在宫中的处境只会更加艰难,甚至可能永无出头之日。
不行,她绝不能坐以待毙!
金玉妍走到妆台前,看着镜中憔悴的自己。曾经的她,明艳动人,宠冠后宫,眉眼间尽是张扬的自信。可如今,眼底的光彩早已被岁月和挫折磨去,只剩下深深的疲惫和不甘。但她骨子里的骄傲和野心,从未熄灭,反而像被压抑的火焰,越烧越旺。她紧紧攥住拳头,指甲深深嵌入掌心,带来一阵尖锐的疼痛,却让她的头脑更加清醒。她要重新获得皇上的宠爱,要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要再次登上贵妃的宝座,甚至……更高的位置。她为玉氏付出了这么多,绝不能就这样被抛弃。
窗外的寒风呼啸而过,吹动着窗棂上的轻纱,光影在她脸上变幻不定,显得格外狰狞。金玉妍的脸上露出了一抹决绝的神色。这场宫斗,她还没输,也绝不会输。玉氏的贡女又如何?在她眼里,不过是些转瞬即逝的棋子罢了。年轻貌美又如何?皇上心中最难忘的,终究是与她共度的那些时光。她要做的,就是抓住这个机会,利用玉氏的这次请罪,重新回到皇上的视线里,让他记起自己的好,记起玉氏对大清的用处。
她转身唤来丽心,低声吩咐了几句,丽心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却还是连忙点头应下,匆匆退了出去。金玉妍走到窗边,望着远处永寿宫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阴狠。魏嬿婉如今身怀龙嗣,深得皇上宠爱,无疑是她复宠路上的最大障碍。但现在她要接着魏嬿婉,为自己复宠。
夜色渐浓,启祥宫的灯火在幽深的宫廷里显得格外微弱,却又带着一股不容小觑的韧劲,仿佛在酝酿着一场即将到来的风暴。而永寿宫的魏嬿婉,尚不知这场风暴已悄然逼近,她正靠在母亲的肩头,听着母亲讲着家里的趣事,温柔地抚摸着腹部,沉浸在即将为人母的喜悦与安稳之中。她不知道,深宫的棋局,早已在无形之中再次悄然变动,而她,注定要被卷入这场新的纷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