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又到年关(2 / 2)

“借妹妹吉言了。”魏嬿婉轻声说道,接过橘子瓣放入口中,甜意漫开,却未能完全驱散她心头的阴霾,“只是这肚子实在太沉,近来总觉得有些力不从心,连起身都要旁人搀扶。”

“姐姐辛苦了。”庆贵人连忙说道,语气中满是体谅,“你只管安心养胎,有什么需要的,尽管吩咐我便是。往后我日日陪着你,给你讲些趣事解闷,也能让你少些烦闷。”

魏嬿婉感激地看了她一眼,心中暖意融融:“有妹妹在身边,我安心多了。这段日子,真是多亏了你。”

另一边,景仁宫的恭贵人乌雅氏,自从小产之后,身子便一直不大好,气血亏虚,每日都在宫中静养,由太医精心调理,连日常的走动都很少。而春禧殿的顺嫔,自金玉妍失势后,也安分了许多,每日闭门读书作画,偶尔会去太后宫中请安,其余时间便深居简出,不再参与后宫的纷争,仿佛一心只想做个与世无争的闲人。一时间,后宫竟呈现出难得的平静景象,没有了往日的明争暗斗,多了几分岁末的祥和。

翊坤宫内,甄嬛处理完手中的事务,端起早已凉透的参茶,却并未饮用。她想起魏嬿婉的情况,不由得皱起了眉头。她知道魏嬿婉怀的是双胎,且胎位有些不稳,极有可能会早产。如今年关将至,宫中事务繁杂,若魏嬿婉真在此时生产,怕是会手忙脚乱。更重要的是,孕妇生产本就凶险,双胎生产的风险更是翻倍,有亲人在身边陪伴,总能多些慰藉,也能让她更安心。

思虑再三,甄嬛决定向皇上提议,提前接魏嬿婉的母亲入宫陪产。当日晚些时候,弘历驾临翊坤宫,甄嬛便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皇上,令嫔如今怀了六个多月的身孕,胎像虽算平稳,但太医说双胎生产风险极高,极有可能会早产。”甄嬛轻声说道,语气中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切,“女子生产,最是凶险,如同在鬼门关走一遭,有亲人在侧照料,不仅能让她安心,也能多些周全。臣妾想着,不如过完年就召令嫔的母亲入宫,陪她待产,也好让她少些顾虑。”

弘历闻言,脸上立刻露出关切之色。他对魏嬿婉腹中的孩子十分看重,自然也担心她的安危。沉吟片刻后,他点了点头,语气坚定地说道:“你考虑得很周全,就依你所言。过完年,便派人快马去接令嫔的母亲入宫,务必妥善安排,沿途不可有半点疏忽。”

“臣妾遵旨。”甄嬛恭敬地应道,心中暗暗松了口气。

消息很快传到了永寿宫,魏嬿婉得知后,先是一阵狂喜,眼中瞬间泛起了泪光。能在这个时候见到母亲,对她而言,无疑是天大的慰藉。在这深宫之中,亲情是极为奢侈的东西,尤其是在她即将面临生产的关键时刻,母亲的陪伴对她来说,是无可替代的力量。

可这份喜悦并未持续太久,一丝深深的不安便悄然爬上了心头,如同乌云般笼罩在她的心上。她不由得想起了前世的往事。前世,她为了在宫中立足,为了自己能活下去,不惜利用佐禄逼迫母亲替自己顶罪,眼睁睁地看着母亲被下令赐死,直到母亲被带走时,她求了进忠才得以见上最后一面,母亲拉着她的手为她谋划,最后又对她说“嬿婉,额娘能帮你的,只有到这里了”时,她才明白,母亲一直都是爱着她、护着她的。可她却为了自己的私欲,亲手葬送了母亲的性命,这份愧疚,如同跗骨之蛆,困扰了她一生,成为了她心中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疤。

这一世,她有幸重活一回,不仅得到了皇上的宠爱,还有福气地怀上了双生子,本该是圆满的。可一想到即将见到母亲,她的心中便充满了忐忑与不安。她不知道,这一世的母亲,是否还会像前世那样,无条件地包容她、保护她?又或者,母亲早已对她心灰意冷,不愿再与她亲近?甚至,她会害怕,自己重活一世,是否还会因为种种身不由己,再次伤害到母亲?种种猜测在她的脑海中盘旋,让她坐立难安,连抚摸孕肚的动作都变得有些僵硬。

庆贵人见她神色变幻不定,一会儿喜上眉梢,一会儿又愁眉不展,不由得关切地问道:“姐姐,你怎么了?是不是听到什么不好的消息了?方才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变了脸色?”

魏嬿婉回过神来,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摇了摇头说道:“没有,只是想到母亲即将入宫,心中有些感慨罢了。许久未见,不知她老人家身体是否安好。”

她伸手轻轻抚摸着自己的孕肚,腹中的两个小生命似乎感受到了她的情绪,轻轻动了一下,仿佛在安慰她。魏嬿婉心中一软,暗暗祈祷:娘,这一世,我一定好好待你,弥补前世的过错。希望你能再给我一次机会,让我们母女能够真正地团聚,让我有机会好好孝敬你。

窗外的阳光渐渐西斜,将宫殿的影子拉得很长,铺满了整个庭院。魏嬿婉望着窗外,眼神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期待,有愧疚,还有一丝难以言说的不安。她知道,随着母亲的入宫,她的人生,或许又将迎来新的变数。而这座看似平静的后宫,也终将在这份平静之下,酝酿着新的风暴,没有人能真正置身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