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舒嫔生产(2 / 2)

产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烛火跳动的影子映在众人脸上,弘历在榻边踱来踱去,目光死死盯着产榻,却没说一句话——他越是紧张,便越习惯用沉默掩饰。甄嬛站在一旁,指尖捻着袖角暗纹,目光在齐汝、江与彬之间流转,偶尔对宫女吩咐:“再换盆热水来,给嬷嬷和夫人擦擦手。”语气平稳得像定海神针,让殿内慌乱的气息淡了几分。

约莫一个时辰后,就在江与彬第三次说“胎心微弱”时,舒嫔突然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痛呼,紧接着,接生嬷嬷高声喊道:“出来了!头出来了!娘娘再用最后一把力!”

齐汝收了银针,上前一步与嬷嬷配合,江与彬则紧盯着舒嫔的脉息,声音终于松了些:“脉息稳了!”

又过了片刻,一声极微弱的婴儿啼哭划破产房的沉寂——那哭声细若蚊蚋,远不如寻常婴儿那般洪亮,甚至带着几分气弱的颤抖。接生嬷嬷抱着裹在明黄襁褓里的婴儿,快步走到弘历面前,躬身道:“皇上,是位小阿哥!”

弘历伸手接过襁褓,指尖刚碰到婴儿温热的身子,便见孩子小脸皱成一团,哭声又弱了下去。他眉头瞬间拧紧,转头看向齐汝:“怎么回事?哭声这么弱?”

齐汝躬身回话,声音带着几分谨慎:“回皇上,舒嫔娘娘生产耗时过久,皇子在腹中憋了些时候,气息本就弱,出生后虽喂了参汤固本,但脏腑尚嫩,怕是……怕是得好生调养些时日,才能慢慢恢复。”

弘历脸上半点不见为人父的喜悦,反而沉得能滴出水来。他将襁褓递给一旁的宫女,语气冷淡:“知道了。李玉,按例赏赐——接生嬷嬷各赏五十两银子,齐院判、江太医各赏百两,再赐两匹蜀锦。”

李玉躬身应下,刚要传旨,弘历又看向产榻上气息微弱的舒嫔,顿了顿,眼底不悦几乎不加掩饰:“舒嫔刚生产完,身子虚,先好好养着。之前说的晋封之事,以后再说。”

这话一出,叶赫那拉夫人刚放松的脸色瞬间一白,却没敢多言——她深谙帝王心思,此刻多说一句,反倒可能惹得皇上更不快。甄嬛也微微一怔,她虽知弘历重视子嗣康健,却没想到他会如此直接地取消晋封,全然不顾舒嫔刚闯过鬼门关的辛苦。但她也明白,帝王恩宠从不由人揣测,当下只能沉默。

弘历又站了片刻,目光掠过榻上的舒嫔,终究没上前看一眼,只对甄嬛道:“这里交给你,务必让太医好好照料皇子。”说完,便带着李玉转身离去,明黄色的身影消失在门帘外,只留下满殿沉寂。

甄嬛看着他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随即走到叶赫那拉夫人身边,温声道:“夫人别忧心,皇上只是一时挂心皇子身子,等孩子养好了,自会回心转意。舒嫔刚生产完,最需静养,你多陪陪她,劝她放宽心。”

叶赫那拉夫人点头,眼底虽有忧虑,却很快稳住心神:“多谢娴贵妃娘娘体谅。舒嫔这边有臣妇看着,定不会出岔子。”

待叶赫那拉夫人回身照料舒嫔,甄嬛召来菱枝,从袖中取出一个绣着海棠纹的锦袋:“这里面有二百两银子,你拿去赏给储秀宫的宫女太监——大家忙了一夜,都辛苦了。再让御膳房炖一盅燕窝雪莲粥来,给舒嫔补身子。另外,你去香火房请三炷平安香,就说是本宫为皇子祈福,让他们好生供奉在观音前。”

菱枝接过锦袋,躬身应下:“娘娘放心,奴婢这就去办。”

甄嬛又走到齐汝身边,语气温和却带着叮嘱:“小阿哥体弱,还劳烦齐院判多费心,每日过来诊一次脉,有任何情况,立刻禀报翊坤宫。”

齐汝躬身:“娘娘放心,臣定当尽心。”

此时天已大亮,第一缕晨光透过储秀宫的窗棂照进来,落在明黄的襁褓上,给孩子苍白的小脸添了几分暖意。产房内,舒嫔已昏昏睡去,叶赫那拉夫人坐在榻边,轻轻给她掖着被角;殿外,宫女们正收拾着用过的铜盆与药碗,动作轻得怕扰了里面的人。

甄嬛站在廊下,望着远处渐渐亮起的宫墙,指尖轻轻摩挲着袖角暗纹——重生在这深宫,她早已看透,帝王的恩宠薄如蝉翼,唯有子嗣与自身安稳,才是真正的依靠。舒嫔虽诞下皇子,却因孩子体弱失了晋封,往后在宫中的日子,怕是更要谨慎。她能做的,便是尽自己的本分,护住这刚降生的龙裔,也为这暗流涌动的后宫,多添一分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