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甄嬛嬿婉修正后宫 > 第171章 不平静的夜宴1

第171章 不平静的夜宴1(2 / 2)

就在这时,外殿传来通报,声音比之前响亮些:“玉氏使臣到——”

不多时,几位穿着玉氏服饰的使臣便在内监的引导下走进内殿旁的偏厅——按规矩,外臣不可入内殿,只能在偏厅就座。使臣们穿的是玉氏传统的长袍,颜色是蓝色,腰间系着宽宽的布带,上面绣着玉氏特有的花纹;他们的头发束在头顶,用发冠固定着,脸上带着几分拘谨,又透着几分期待。刚坐下,四阿哥永珹便起身走了过去,他穿着一身宝蓝色常服,衣料是极软的缎子,上面绣着暗纹的蟒纹,腰间系着明黄色的腰带,挂着一块白玉佩。走到使臣面前时,他微微颔首,竟开口用流利的玉氏话问候起来,语气里带着皇子的从容。

“各位使臣远道而来,一路辛苦,”永珹的声音清亮,玉氏话说得字正腔圆,连尾音的调子都拿捏得恰到好处,“皇阿玛特意嘱咐我,替他向各位问好,愿玉氏与大清永结友好,岁岁安康。”

使臣们显然没想到四阿哥竟会说玉氏话,脸上瞬间露出惊喜的神色,连忙起身回礼,动作有些急促,几乎是半鞠躬的姿态,用不太熟练的汉语连声道:“多、多谢四阿哥!多谢大清皇上!愿两国友谊长存!”一时间,偏厅里的交谈声热闹起来,使臣们的声音里满是激动,连外殿的宗亲与重臣都忍不住侧目,庆亲王笑着对身边的人说:“四阿哥这玉氏话,比翰林院的译官说得还流利,皇上该高兴了。”

金玉妍坐在内殿,目光一直追着永珹的身影,听到他说的玉氏话,又看到使臣们激动的模样,嘴角的笑意终于忍不住放大了些,连眼角的细纹都露了出来。她微微抬了抬下巴,目光扫过内殿众人,那眼神像在炫耀一件珍宝——“你们看,这是我的儿子,连玉氏的话都能说得这般好,连使臣都要敬他三分,将来定有大出息”。周围的妃嫔自然明白她的心思,却也只能装作没看见,纯妃端着茶盏,目光落在茶面上;愉妃依旧低着头,仿佛什么都没听见。唯有娴贵妃,端着茶盏的手顿了顿,指尖在茶盏边缘轻轻碰了一下,眼底掠过一丝淡淡的了然——那眼神里没有惊讶,也没有羡慕,只有几分看透世事的平静,随即又恢复了温和的神色,小口啜饮着茶。

就在这喧闹间,殿外突然传来太监高亢的喊声,那声音穿透了殿内的低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像一道惊雷般炸开:“皇上驾到——太后驾到——”

话音未落,内殿与外殿的人齐刷刷地起身,动作整齐得像是提前演练过一般。连金玉妍都收敛了脸上的得意,跟着众人一起垂手而立,目光紧紧落在地面上,连呼吸都放轻了。殿门被宫人们缓缓推开,冷风裹挟着殿外的梅香飘进来,却瞬间被殿内的暖意压了下去。弘历扶着太后走了进来,他穿着明黄色的龙袍,龙袍上绣着九条五爪金龙,金线粗实,龙纹栩栩如生,在灯影下仿佛要飞起来一般;腰间系着明黄色带子,上面缀着珍珠、翡翠等饰物,挂着一块硕大的白玉佩,玉佩随着他的脚步轻轻晃动。他的脊背挺得笔直,目光深邃,周身的威严让满殿瞬间安静下来,连暖炉里炭火的噼啪声都似小了些。

太后则穿着暗紫色的宫装,衣料是上等的织锦,上面绣着团寿纹,用的是金线与银线,看着雍容华贵;头上簪着赤金镶珠的凤簪,凤簪的凤嘴里衔着一串细小的东珠,走动时轻轻晃着;她的手上戴着一对赤金嵌翡翠的手镯,手腕上搭着一条狐裘披肩,毛色雪白。被弘历扶着时,她的脚步走得很稳,脸上带着慈和的笑意,目光扫过殿内众人,像看着自家晚辈一般。

弘历先扶着太后走到主位旁的座位坐下,动作轻柔,手一直扶着太后的胳膊,直到太后坐稳了才松开。他又亲手拿起桌上的银质酒壶,给太后斟了杯温热的枣茶,递到太后手里,声音温和:“皇额娘,喝点茶暖暖身子。”

太后接过茶盏,笑着点了点头:“你也坐。”

弘历这才转过身,目光扫过殿内众人,声音沉稳却带着节日的暖意,不似平日里朝堂上那般严肃:“都平身吧。”

“谢皇上,谢太后。”众人齐声应道,声音整齐划一,带着恭敬,待起身时,才敢微微抬头看向弘历,目光里满是敬畏。

弘历走到主位上坐下,他的动作从容,落座时龙袍的下摆铺展开来,像一朵绽放的明黄色花朵。他目光掠过殿内的布置——从外殿宗亲重臣的站位,到内殿妃嫔的坐姿,再到偏厅使臣的状态,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连桌上果碟里的蜜饯都没有一丝歪斜。他满意地点了点头,端起桌上的银质酒壶,给自己斟了一杯酒——那是上好的屠苏酒,酒液呈琥珀色,透着浓郁的酒香。他抬眼看向众人,声音里带着几分笑意:“今日是除夕,辞旧迎新的日子,又恰逢玉氏使臣来朝,是双喜临门。朕特设了这晚宴,与众卿、与后宫的各位,一同举杯同庆,也祝我大清国泰民安,岁岁无忧,百姓安居乐业。”

说完,他举起酒杯,手腕微扬,将杯中酒一饮而尽。酒液入喉时,他眼底的笑意深了几分——这杯酒,既是敬这一年的顺遂,敬朝臣的勤勉,敬太后的安康,也是敬这满殿的热闹,敬这人间的团圆。

殿内众人连忙端起面前的酒杯,无论是外殿的宗亲重臣,还是内殿的妃嫔,都跟着一饮而尽。酒是上好的屠苏酒,带着淡淡的药香与酒香,入喉温热,顺着喉咙滑下去,暖得人心里都松快了几分。金玉妍饮完酒,特意抬眼看向弘历,眼底带着几分期待,像个等着被夸赞的孩子,似乎想等一句“你今日穿得不错”或是“永珹做得好”;娴贵妃则是从容地放下酒杯,她的动作轻柔,杯底与桌面碰撞时没有发出声响,目光掠过殿外的红梅,嘴角噙着一抹浅淡的笑意,那笑意里有对节日的平和,也有对世事的淡然;顺嫔依旧看着舒嫔,只是这次,她的眼神里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复杂,像藏着什么心事,又很快掩了下去,只端起茶盏,小口喝着茶。

暖炉里的炭火又噼啪响了一声,火星轻轻跳了跳,又落回炉灰里。宫灯的光依旧柔和,透过明角纱洒在每个人身上,连金玉妍的红裙都似少了几分张扬,多了几分暖意。殿外的铁马还在轻轻响着,红梅上的雪还在慢慢消融,除夕的夜还长,这乾清宫里的热闹,这人间的团圆,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