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连忙起身谢恩,眼底的笑意真切了几分:“谢皇上体恤。臣妾代惢心,谢皇上恩典。”
第二天甄嬛让人去传江与彬。不多时,穿着一身藏蓝色官服的江与彬便快步走进殿内,规规矩矩地行了礼:“臣江与彬,见过贵妃娘娘。”
“起来吧。”甄嬛示意他起身,语气带着几分急切,“皇上已经准了惢心提早出宫,你赶紧去寻个靠谱的媒人,挑个近几日的好日子,越快越好。”她顿了顿,目光落在江与彬身上,声音压得略低,“还有,长春宫皇后娘娘的身子,你该也听说了——太医那边的消息,怕是撑不了太久。此事宜早不宜迟,免得节外生枝,误了惢心的终身。”
江与彬心里一凛,瞬间明白了甄嬛的意思——若是皇后病逝,宫里停丧,惢心的婚事必然要搁置。他连忙躬身应道:“微臣明白,微臣这就出宫去办。微臣认识城西的张媒婆,最是靠谱,定能挑个上好的吉日。另外,微臣也会先去寻一处合适的宅院,让惢心姑娘嫁过去能住得安稳。”
“如此便好。”甄嬛点了点头,又叮嘱道,“此事不必声张,悄悄筹备便是,免得落人口实。”
“微臣谨记娘娘嘱咐。”江与彬又行了一礼,才快步退出了翊坤宫。他连歇口气的功夫都没有,直接叫了辆马车,先往城西的张媒婆家去了——深秋的天暗得快,他得赶在媒婆收摊前把事定下来。
这边江与彬忙着订日子,甄嬛又让人去传了内务府总管。总管秦立捧着册子,小心翼翼地进了殿,见甄嬛坐在上首,连忙躬身问安:“奴才给贵妃娘娘请安,娘娘圣安。”
“起来吧。”甄嬛端起茶盏,轻轻抿了一口,“惢心要从翊坤宫出嫁,内务府得备一份嫁妆。绸缎要蜀锦和杭绸,各备十匹;首饰要赤金嵌珍珠的,再添一对翡翠镯子,其他的就按官家小姐的规格。该有的都不能少,份例就从翊坤宫的用度里出,你亲自盯着,别出什么差错。”
总管秦立心里一惊——宫女出嫁能让内务府备嫁妆,还按官员家小姐的规制,这可是前所未有的恩典。他连忙点头应道:“娘娘放心,奴才这就去安排!蜀锦选最时兴的缠枝莲纹样,赤金首饰让银作局的师傅亲自上手,定把嫁妆备得妥妥帖帖的,绝不让惢心姑娘受半分委屈!”他心里暗自琢磨,娴贵妃如今在皇上心里的分量,真是越来越重了——连身边宫女的婚事,都能让贵妃如此上心,还动用翊坤宫的份例,这份恩宠,旁人难及。
说罢,总管秦立又躬身退了出去,一路小跑着去内务府安排,生怕耽误了时辰。
不过三五日的功夫,惢心要从翊坤宫出嫁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似的,传遍了整个后宫。
御花园的角门旁,两个小宫女正趁着洒水的功夫小声议论。穿浅绿色宫装的小宫女手里拎着水桶,语气里满是羡慕:“你听说了吗?惢心姐姐要嫁人了!还是从翊坤宫出阁,皇上特意恩准的,内务府还给备了嫁妆,蜀锦、赤金首饰样样都有,比咱们小主的嫁妆都体面!”
梳双丫髻的小宫女凑过来,眼睛亮晶晶的:“可不是嘛!惢心姐姐之前在潜邸时候就跟着娘娘伺候,忠心的很,如今能有这样的好归宿,都是她应得的!跟着娴贵妃这样的好主子,就是不一样——你看咱们宫里,哪个宫女能有这待遇?”
景阳宫的正殿里,几位嫔妃正围坐在一张圆桌旁,手里捏着绣针,语气里却带着几分复杂。粉色宫装的顺嫔叹了口气,手里的绣线都错了针:“娴贵妃如今真是风光,连身边的宫女出嫁,都能让皇上亲自开口恩准,还从翊坤宫出阁。我身边的丫鬟,跟着我三年了,想让她家人来探望,都还没敢开口呢。”
穿紫色宫装的嘉嫔也点了点头,语气里带着几分酸意:“皇上如今待娴贵妃的心意,咱们这些人是比不了了。不过惢心也是个有福气的,能遇上这样护着下人的主子,这辈子也值了。”其他几位答应也随声附和。
翊坤宫的殿内,惢心正帮甄嬛整理着书架上的书籍,听着外面传来的议论声,脸颊微微泛红,手里的书都差点拿不稳。她转过身,对着甄嬛深深福了一礼,声音带着几分哽咽:“娘娘为奴婢做了这么多,奴婢……奴婢都不知道该怎么谢娘娘才好。内务府备的嫁妆那样体面,奴婢怕……怕旁人说闲话,给娘娘添麻烦。”
甄嬛看着她泛红的眼眶,笑着拉起她的手,语气温和:“傻丫头,你跟着我这么多年,帮我打理宫务,替我分忧解难,这些都是你该得的。旁人要说什么,随他们去——有皇上的恩典在,有我在,没人敢给你委屈受。”她顿了顿,又笑着补充,“江与彬那人,做事稳妥,你嫁过去,他定会好好待你。好好准备着,嫁过去之后,好好过日子,有空了,便回宫里来看看我。”
惢心用力点了点头,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她连忙低下头,用帕子擦了擦眼角,声音带着哭腔:“奴婢记住了,谢谢娘娘。”
窗外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两人身上——深秋的暖阳本就难得,此刻却像裹了层暖意,落在甄嬛的翡翠镯子上,落在惢心泛红的脸颊上,似在预示着一场即将到来的好日子。殿外的风还在吹,可翊坤宫里的暖意,却浓得化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