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惢心出嫁了(1 / 2)

深秋的紫禁城,风里裹着碎冰似的凉,可翊坤宫却像被一团暖融融的红给焐透了。廊下挂着的鎏金宫灯全换了簇新的红绸灯罩,灯穗垂着颗颗小珍珠,风一吹便簌簌晃,映得朱红廊柱都添了几分亮。檐角坠着的五彩络子是宫女们亲手编的,红的、粉的、金的丝线缠在一起,底下还缀着小铜铃,风过铃响,脆生生的。窗棂上贴着的“囍”字剪得格外精致,鸳鸯绕着牡丹转,连窗台下摆着的几盆晚菊,都特意选了朱红、明黄两色,与院外落得满地的金黄银杏叶相映——那银杏叶被风卷着,有的落在红绸灯罩上,有的贴在“囍”字边角,倒像是把这深秋的寒意在不知不觉间,全给焐热了。

殿内更热闹些,暖炉里燃着上好的银丝炭,飘着淡淡的桂花熏香。惢心坐在梳妆镜前,身上穿的正红色绣百子千孙纹嫁衣,是内务府找苏绣最好的两位师傅,足足绣了十天的活计——领口袖口滚着圈蓬松的银狐绒,摸着软乎乎的,衣摆上的百子图里,小儿或持莲、或戏蝶,眉眼都绣得活灵活现。她本就皮肤白皙,被这正红色一衬,脸颊泛着淡淡的粉,像是刚从枝头摘下来的蜜桃,连耳尖都透着红。梳妆台上摆着的首饰盒打开着,赤金的镯子、嵌珠的簪子,样样精致,最惹眼的是那支赤金点翠凤钗,凤羽上的翠羽是新采的缅甸翠,在灯下发着莹润的光。

“惢心,你这嫁衣也太好看了!”慎常在(阿箬)攥着方绣并蒂莲的红帕子,凑到梳妆镜旁,眼睛亮得像星星,手指轻轻碰了碰嫁衣上的绣线,“你瞧这百子纹,连小儿鞋上的花纹都绣得这么细,内务府也太用心了!”

惢心闻言,脸颊更红了些,抬手轻轻抚了抚嫁衣下摆,指尖触到绣得饱满的莲花,声音带着几分羞涩:“都是娘娘费心安排的,从选料到绣活,娘娘都亲自看过好几回。”

“可不是嘛,贵妃娘娘为了你的婚事,真是操碎了心。”纯妃端坐在一旁的玫瑰椅上,手里捧着个描金漆盒,盒面上雕着缠枝莲纹,她指尖轻轻叩着盒沿,语气温婉,“这是我给你备的贺礼,一对赤金嵌红宝石的耳坠,红宝石是去年南边进贡的,颜色正,戴着衬气色。”她说着,让宫女把漆盒递到惢心面前,打开时,那红宝石在灯下闪着暖光,“往后嫁了人,便是江家的当家主母了,凡事多思量,别太急躁,细水长流的日子,才最安稳。”

惢心连忙起身要道谢,刚站起,就见愉嫔抱着五阿哥永琪走了过来——永琪穿着一身小红袄,袄面上绣着小老虎,虎头虎脑的,手里还攥着个红绸扎的小荷包。“快坐着,别累着!”愉嫔伸手扶了惢心一把,笑着把永琪往跟前递了递,“你看永琪,听说今日惢心姑姑要嫁人,非要把这个荷包给你,说是能沾喜气。”

永琪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看着惢心,把手里的荷包举得高高的,奶声奶气地说:“惢心姑姑,荷包……给你,祝你……新婚快乐!”他说的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逗得殿里人都笑了。

惢心连忙接过荷包,入手软软的,里面像是装了颗小核桃,她低头看着永琪,眼底满是笑意:“谢谢五阿哥,奴婢收下了。”

愉嫔拍了拍永琪的背,又对惢心说:“我没什么贵重东西,就给你备了两匹上好的杭绸,一匹是天青色,一匹是藕荷色,都是适合做秋装的料子。你性子软,可也别受了委屈——江太医要是敢欺负你,你就回宫来找贵妃娘娘,找本宫也行!咱们宫里出来的人,可不能让外头人轻慢了去!”

“江太医才不会欺负惢心姑姑呢!”永琪抢着开口,小手抓着愉嫔的衣襟晃了晃,“江太医给我看过病,还会给我糖吃,是好人!”

这话让殿里的笑声更响了,惢心也忍不住弯了嘴角,连连点头:“多谢愉嫔娘娘,五阿哥说得对,江太医不是那样的人。”

正说着,殿外传来宫女的轻唤:“魏贵人到——”

魏贵人提着个绣鸳鸯戏水的锦盒走了进来,锦盒上的鸳鸯用金线绣的,在灯下闪着光。她脸上堆着恰到好处的笑意,走到惢心面前,把锦盒递过去:“惢心,恭喜你了。”打开锦盒,里面是一对暖玉镯,玉色偏白,带着淡淡的油脂光,“这是我特意让人从江南寻来的暖玉,戴着不冰手,还养人。江太医在太医院里名声好,医术又高,你嫁过去,可是有福气了。”她说着,目光扫过惢心身上的嫁衣,又落在梳妆台上那支赤金点翠凤钗上——那凤钗的规制,寻常宫女可戴不起,她眼底飞快地掠过一丝复杂,快得像风吹过烛火,只晃了一下,便又恢复了笑意,“往后可得常回宫里看看,咱们也好再说话。”

惢心连忙双手接过锦盒,轻声道谢:“多谢魏贵人,奴婢记着了。”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伴着奶娘的轻哄:“六阿哥慢些走,别摔着——”

众人连忙起身,就见甄嬛走了进来,身上穿的石青色绣福寿纹常服,领口滚着圈银灰鼠绒,头上只簪了支翡翠簪子,簪尾垂着颗小珍珠,虽不张扬,却难掩端庄气度。她身边跟着奶娘,奶娘怀里抱着六阿哥永瑢——永瑢刚一岁多,穿着件月白色小袄,袄领上绣着个小福字,小脑袋靠在奶娘怀里,手里攥着个玉如意小玩件,睁着圆溜溜的眼睛,好奇地看着殿里的红颜色。

“都坐吧,不必多礼。”甄嬛笑着摆了摆手,目光落在惢心身上,眼底的笑意温柔得能滴出水来,“让我瞧瞧我的丫头,今日可真好看。”

惢心站起身,对着甄嬛深深福了一礼,声音带着几分哽咽:“娘娘。”

甄嬛走上前,亲手扶起她,指尖轻轻碰了碰嫁衣上的银狐绒,又仔细打量着她的发髻,笑着说:“发髻还没梳好呢,来,把那支凤钗戴上。”她拿起梳妆台上的点翠凤钗,轻轻插在惢心的发髻上,凤头朝左,凤羽垂在耳后,“这支凤钗,是我刚入宫那年,皇上赏我的,说是宫里新打的样式。如今给你戴上,也算沾沾我的喜气。你跟着我这么多年,从潜邸到紫禁城,受了不少苦。如今能看着你风风光光地出嫁,我心里也踏实了。”

惢心的眼泪一下子就涌了上来,她连忙低下头,用帕子擦了擦,却越擦越多:“娘娘待奴婢的好,奴婢一辈子都记着。”

“傻丫头,哭什么,今日是喜事。”甄嬛笑着替她拭去眼泪,又让奶娘把永瑢抱过来,放在自己怀里,永瑢伸手去抓惢心嫁衣上的银狐绒,甄嬛轻轻按住他的小手,对惢心说,“到了江家,要孝敬公婆,和江太医好好过日子。夫妻之间,哪有不拌嘴的?多些体谅,少些计较,日子才能过得和和美美。江太医是个稳重人,可你也别太委屈自己,若是有什么难处,或是想回宫看看,随时都能来——这翊坤宫,永远是你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