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阿箬得宠(2 / 2)

阿箬连忙屈膝叩首:“奴婢谢皇上恩典,定当尽心伺候皇上,绝不负皇上与主子的信任!”她的声音带着几分抑制不住的激动,却依旧保持着分寸,没有失了礼数。

弘历走后,殿内的宫灯依旧亮着,阿箬却还愣在原地,眼眶微微泛红。她走到甄嬛面前,“噗通”一声跪下,声音带着几分哽咽:“主子,奴婢……奴婢舍不得您。”

甄嬛连忙扶起她,伸手替她擦了擦眼角的泪,语气温和却带着几分郑重:“傻丫头,就要心想事成了,怎么还哭了?”她握着阿箬的手,指尖带着熟悉的暖意,“到了御前,是你自己的造化,也是你多年忠心换来的。只是你要记住,无论到了哪里,都要谨言慎行,凡事多听多看少说话,伺候好皇上是本分,但也别忘了,延禧宫永远是你的后盾。”

阿箬用力点头,眼泪却掉得更凶了:“主子待奴婢的好,奴婢这辈子都记在心里。当年奴婢父亲病重,是主子悄悄赏了银两,才让父亲熬过难关;主子的恩,奴婢就是做牛做马也还不清。”她说着,又要跪下,却被甄嬛拦住了。

“过去的事,就别再提了。”甄嬛笑着拍了拍她的手背,“你能有今日,是你自己争气。明日去养心殿,记得穿那件藕荷色的宫装,衬得你气色好。还有,皇上夜里批阅奏折,喜欢喝温茶,你记得每隔半个时辰就换一次,别让茶凉了。”

阿箬一一记在心里,心中满是感激——主子不仅为她谋了这么好的前程,还连这些细节都替她想到了。她哽咽着说:“主子放心,奴婢一定记着您的话,绝不会给您丢脸。”

次日一早,天刚蒙蒙亮,阿箬就收拾好了行囊。她穿着甄嬛特意让她穿的藕荷色宫装,发间簪着那朵白玉兰,走到甄嬛面前,又深深行了一礼:“主子,奴婢去了。”

甄嬛点了点头,递给他一个绣着兰草的荷包:“这里面装了些安神的香料,你夜里值夜时用得上。若是在御前受了委屈,就托人给本宫递个信。”

阿箬接过荷包,紧紧攥在手里,像是握着主子的暖意,转身跟着太监去了养心殿。

到了养心殿,阿箬果然没让甄嬛失望。她性子本就伶俐,又得了甄嬛的叮嘱,做事格外用心:弘历读书时,她会提前在书案旁放好温热的茶水,书页旁摆好裁好的宣纸;弘历处理政务到深夜,她会悄悄端上一碗安神的莲子羹,羹里只放少许冰糖,是她特意打听来的皇上喜欢的甜度;甚至连弘历翻奏折时习惯用的镇纸,她都记得放在左手边,方便皇上随手取用。

不过几日,阿箬就凭借着细心与稳妥,赢得了弘历的信任。这日晚膳后,弘历留在养心殿批阅奏折,窗外的月色透过窗纱,洒在殿内,安静得只听得见笔尖划过宣纸的“沙沙”声。阿箬端着一碗冰糖炖雪梨进来,脚步轻得像一片羽毛,轻声说:“皇上,夜深了,喝点雪梨润润喉吧。您今日批阅了这么多奏折,也该歇一歇了。”

弘历放下朱笔,接过碗,看着阿箬眼底淡淡的青黑——她为了陪他熬夜,昨夜只歇了两个时辰。他不由问道:“你也跟着熬了这么久,不累吗?”

阿箬垂眸笑道:“能伺候皇上,是奴婢的福气,不累。再说,主儿之前也常教奴婢,做事要尽心,不能怕辛苦。”她提起甄嬛时,语气里满是敬重,没有半分刻意讨好。

弘历看着她乖巧又真诚的模样,心中一动,伸手握住了她的手腕。阿箬身子一颤,猛地抬头,眼中满是惊慌与羞怯,却没有立刻挣脱——她记得甄嬛的话,在御前要守本分,更要懂分寸。

弘历的目光深邃,带着几分不容抗拒的意味,声音却依旧温和:“在御前当差,辛苦你了。往后,也不必总是这么拘谨。”

那一夜,养心殿的烛火亮到了天明。殿外的海棠花,似乎也在夜色里,悄悄开得更艳了。

不过半月,阿箬便从御前奉茶宫女,被弘历封为了慎答应,搬进了启祥宫宫偏殿。消息传到延禧宫时,甄嬛正在与海兰下棋,窗外的阳光正好,洒在棋盘上,映得黑白棋子格外分明。

小太监刚把消息说完,海兰就笑着说:“姐姐果然好眼光,阿箬这丫头,既忠心又稳妥,如今得了皇上的恩宠,往后也能帮衬姐姐一把了。”

甄嬛只是淡淡一笑,落下一枚黑子,声音平静:“阿箬能有今日,也是她自己的造化。她跟着我这么多年年,这份恩宠,是她应得的。”

海兰看着她平静的神色,心中暗自感叹——娴妃姐姐果然厉害,不仅能在后宫站稳脚跟,还能让身边的人真心待她,连阿箬承宠后,第一时间让人送来的谢礼,都是娴妃喜欢的江南新采的龙井,没有半分得意忘形。只是海兰不知道,甄嬛看着棋盘上的棋子,心中早已盘算开来:阿箬在御前,既能替她留意皇上的心思,也能在关键时刻帮她递句话,这后宫棋局,又多了一枚稳妥的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