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海兰有孕(1 / 2)

入夏后,京城的暑气一日盛过一日。正午时分,毒辣的阳光像熔化的金液般泼洒下来,将紫禁城的金砖地面烤得发烫,连廊下镇守多年的铜鹤,也似被晒得耷拉了羽翼,原本锃亮的羽纹蒙了层倦怠的光晕。各宫殿内虽昼夜不停换着冰盆,那冰化时蒸腾的湿气却与暑气缠在一起,凝成股黏腻的燥热,贴在人皮肤上挥之不去。弘历在养心殿批阅奏折时,瞥见窗外太监们擦汗的帕子拧出水来,又想起前几日给太后请安时,太后手中团扇就没停过,连说话都带着几分气短;后宫妃嫔们近来请安,也多是神色倦怠,眼底藏着疲色。他搁下笔,召来内务府总管,沉声道:“明日起,摆驾圆明园避暑,太后与后宫众人随行,务必将行程安排妥当。”

消息像长了翅膀般传遍各宫时,景阳宫的金玉妍正倚在窗边的榻上,指尖捏着一支新得的赤金点翠步摇。那步摇是江南贡品,翠羽取自活孔雀,赤金底座上还嵌着三颗圆润的东珠,她正对着铜镜,想将步摇插在鬓边,看是否衬得肤色更白。丽心轻手轻脚进来禀报,声音带着几分小心翼翼:“主儿,内务府传来消息,太后与各位主子明日一早就乘马车去圆明园,唯独主子您因有孕,留居紫禁城静养。”

“哐当”一声,金玉妍手中的步摇掉在锦垫上,珍珠撞着金座,发出清脆又刺耳的声响。她猛地抬眼,原本带着笑意的眉眼瞬间拧成一团,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的云锦纹样里,留下几道红痕:“凭什么?不过是怀了个孩子,竟连去圆明园的资格都没了?”她入宫数年,素来好强,从不肯落人后,如今众人都能去圆明园享清凉、伴君侧,偏她要困在这闷热的景阳宫,如何甘心?

话音刚落,她猛地起身,手臂一扫,身旁多宝阁上的物件便接连坠落。青瓷花瓶摔在地上,碎成几片,里面插着的晚香玉滚了出来,花瓣沾了尘土;白玉摆件“啪”地砸在金砖上,裂出一道深痕;连她最爱的珐琅茶盏,也在落地时溅起细碎的瓷片,划破了地上铺着的波斯地毯。贞淑连忙上前,双手轻轻拉住她的衣袖,声音压得极低,带着几分急切:“主儿息怒!您如今腹中怀着龙裔,这一动气,要是伤了胎气可怎么好?留居紫禁城虽不能去圆明园,却也清静,没有旁人打扰,正好安心养胎,这也是皇上的体恤啊。”

金玉妍胸口剧烈起伏着,呼吸都带着粗重的热气。她低头看向自己微微隆起的小腹,指尖轻轻摩挲着衣料下的弧度——这是她盼了许久的孩子,是她在后宫立足的根本。片刻后,她深吸一口气,甩开贞淑的手,语气沉得像淬了冰:“知道了,出去吧,别在这碍眼。”贞淑看着她紧绷的侧脸,不敢再多说,躬身退了出去,只在门外吩咐宫人,赶紧收拾地上的碎片,莫要再惹主子生气。

几日后的清晨,天刚蒙蒙亮,紫禁城的神武门外便停满了马车。为首的马车是弘历的御驾,车厢用紫檀木打造,四周挂着明黄的软缎帘,帘上绣着五爪金龙,车厢内铺着厚厚的羊绒毯,角落里还放着冰鉴,驱散了晨露的凉意。太后的马车紧随其后,车厢外挂着月白色的纱帘,透着几分雅致。其余妃嫔、阿哥与公主的马车,也按着位分依次排开,车厢外的纹样与颜色各不相同,却都收拾得十分妥帖。

弘历扶着太后登上御驾旁的马车,又转身等着皇后富察琅嬅上车,才自己踏入御驾。待众人都坐稳后,总管太监高声唱喏:“起驾——”马车缓缓动了起来,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平稳的“轱辘”声。出了神武门,街市上还带着晨雾的清凉,挑着担子的小贩、赶着早朝的官员,都纷纷驻足避让。随着马车驶离京城,窗外的景色渐渐变了模样——繁华的街市被抛在身后,取而代之的是绿意盎然的郊野。田埂上的庄稼长势正好,绿油油的叶片上沾着露珠,偶尔有农人牵着牛走过,远处的村落炊烟袅袅,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青草的气息,比京城清新了许多。

马车行至近午时,终于抵达圆明园。众人下马车时,早已等候在此的太监宫女连忙上前搀扶,生怕主子们久坐颠簸,伤了身子。抬眼望去,圆明园的景致远比紫禁城多了几分灵动与生机——朱红的宫墙沿着碧水蜿蜒,像一条沉睡的红龙;远处的万寿山笼罩在淡淡的薄雾中,山顶的佛香阁若隐若现;山脚下的昆明湖波光粼粼,阳光洒在水面上,像撒了一把碎金;岸边的荷花正开得热烈,粉白的花瓣沾着露珠,风一吹,便送来阵阵清甜的香气。错落有致的殿宇藏在绿树间,飞檐上的琉璃瓦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连空气都带着几分湿润的凉意,让人瞬间忘却了京城的燥热。

富察琅嬅早已提前让人打理好了各宫的住处,她站在码头旁的石阶上,看着众人略带疲惫的神色,语气温和得像春日的风:“一路马车颠簸,大家也辛苦了。本宫已吩咐下去,往后五日免去请安,你们先回各自住处安顿,好好歇息几日,等养足了精神,再随皇上、太后赏玩园中的景致。”众人闻言,纷纷躬身谢恩,语气中满是感激。

甄嬛与海兰被安排在“上下天光”。这处院落依水而建,院门前立着两尊汉白玉石狮子,门楣上挂着“上下天光”的匾额,是弘历亲笔所题。院内有一座九曲石桥,桥身雕着缠枝莲纹样,桥尽头是一座临水的阁楼,阁楼的窗户敞开着,站在里面便能将昆明湖的景色尽收眼底。院内种满了梧桐与芭蕉,梧桐的叶子宽大如掌,芭蕉的叶片碧绿鲜亮,绿荫蔽日,风穿过树叶间,发出“沙沙”的声响,带来阵阵凉意。相比甄嬛从前在紫禁城住的碧桐书院,上下天光不仅院落更大,景致也更显清幽雅致——院角的池塘里养着几尾锦鲤,红色的鳞片在水中闪闪烁烁;岸边的石桌上摆着青瓷花盆,里面种着几株兰草,淡淡的香气萦绕在院中,沁人心脾。

惢心与叶心领着宫女太监们忙着收拾行装,将带来的衣物叠好放进衣柜,书籍归置到书架上,连主子们常用的茶具、首饰盒,都一一摆放在桌上。甄嬛与海兰则在院中的石凳上坐下休息,石凳上铺着软垫,坐上去十分舒服。甄嬛手中握着一把素面团扇,扇面上绣着几枝淡雅的兰草,针脚细密,配色雅致。她轻轻摇着扇子,目光落在海兰脸上,见她脸色有些苍白,唇色也淡淡的,便关切地问道:“我瞧着你脸色不太好,是不是一路马车颠簸,累着了?”

海兰闻言,抬手取出帕子,轻轻擦了擦额角的薄汗,声音带着几分虚弱:“许是天太热了,总觉得胸口发闷,有些难受。”她伺候弘历多年,素来性子温和,即便不舒服,也不愿多说,怕给旁人添麻烦。

“既如此,我让惢心她们快些收拾,你也好早些回屋歇着。”甄嬛说着,又加快了摇扇的速度,扇出的风带着兰草的淡香,轻轻拂过海兰的脸颊。

海兰刚想开口道谢,却突然觉得胸口一阵翻涌,胃里的东西像要冲出来似的。她猛地捂住嘴,起身踉跄了两步,一口酸水便吐在了身前的草丛里。甄嬛见状,连忙起身扶住她的胳膊,一边轻轻拍着她的背,一边高声吩咐:“三宝,快些去请江太医来!惢心,让宫人们加快些手脚,把屋子收拾好!叶心,快去拿杯温水来!”

众人听到吩咐,立刻行动起来。三宝拔腿就往外跑,脚步匆匆地往太医院的方向去,连鞋边沾了草叶都顾不上擦;惢心放下手中的帕子,指挥着宫女太监们加快速度,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叶心则快步走进屋,从桌上拿起一个白瓷杯,倒了杯温水,又快步出来,小心翼翼地递到海兰面前:“主儿,您喝点水漱漱口,能舒服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