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指尖捏着账册的边缘,莹白的指甲上蔻丹鲜亮,衬得那叠泛黄账页愈发陈旧。她身着一袭月白绣暗纹兰草的常服,领口袖边滚着细细的银线,鬓边斜插一支点翠嵌珍珠的簪子,日光透过窗棂落在她脸上,映得那双杏眼半明半暗。“这段时间御膳房的支出倒是多了不少。”她垂着眼,目光扫过“鱼虾”那栏格外扎眼的数字,语气里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探究。
海兰坐在一旁的玫瑰椅上,一身浅粉宫装衬得她面色柔润,头上只簪了两支素银簪子,显得格外素雅。她见甄嬛盯着账册出神,连忙欠了欠身,声音轻柔:“姐姐,可是有什么不对?”
甄嬛将账册往她面前推了推,指尖点在那串数字上:“你瞧,这御膳房比之前多进了好些鱼虾,鲜活得像是刚从江南水乡捞上来似的。可我记得最近咱们延禧宫的小厨房,连条鱼影子都没见着,更别说这些金贵的海虾了。”她顿了顿,眼底闪过一丝疑惑,“难不成御膳房的人,把鱼虾都藏起来自己吃了?”
海兰闻言,掩唇轻轻一笑,颊边梨涡浅浅:“姐姐说的这是哪里话。我倒是知道其中缘由——之前玫常在有孕,皇上心疼她,特意许了御膳房专门给她养些新鲜鱼虾补身子。如今仪贵人也怀了龙裔,皇上干脆也给她添了这份例。”
“专门给她们养的鱼虾?”甄嬛挑了挑眉,语气里多了几分诧异,“难不成她们天天把鱼虾当饭吃?这宫里的规矩,孕期饮食讲究温补,哪有这么天天大鱼大肉补的?”她心里忍不住吐槽:皇上这是把有孕的妃嫔当锦鲤养呢?还是觉得多吃鱼虾,就能养出个“鱼跃龙门”的皇子?要是鱼虾真这么神,那御膳房的厨子早该成国之栋梁了,哪还轮得到在厨房打转。
“是呢。”海兰无奈地摇了摇头,声音压得更低了些,“也不知道从哪传出的说法,说是多吃鱼虾能补脑子,将来能生个聪明的皇子。玫常在和仪贵人听得心花怒放,天天都要御膳房做上两三道鱼虾菜。”
甄嬛听得嘴角几不可察地抽了抽,心里翻了个大大的白眼:这谣言编得也太不走心了!要是鱼虾能补出聪明皇子,那江南水乡岂不是满街都是状元郎?这些妃嫔也是,脑子怕是被宫里的胭脂水粉糊住了,这种话也能信。她越想越觉得不对劲,这背后怕是有人故意煽风点火,说不定那鱼虾里还藏着猫腻。
“惢心!”甄嬛对着殿外喊了一声,声音清亮。
惢心很快掀帘进来,她穿着一身青绿色的宫女服,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恭敬地行了一礼:“主儿,是有何吩咐?”
甄嬛站起身,走到窗边,目光望向御膳房的方向:“你去让三宝悄悄查查,御膳房给玫常在和仪贵人养的鱼虾,到底是从哪来的,有没有什么问题。宫里有孕的主子都吃这些,万一出了什么事,咱们可担待不起,到时候皇上追责下来,谁也别想好过。”
惢心连忙应下:“奴婢这就去办。”说罢,便快步退了出去。
第二日清晨,阿箬就急匆匆地来给甄嬛汇报消息。她穿着一身浅紫色宫女服,头上簪着一支小巧的海棠花银簪,只是脸色有些尴尬,像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甄嬛刚放下手中的狼毫笔,那宣纸上还留着刚写好的几行簪花小楷。她走到榻上坐下,拿起一旁的茶盏抿了一口,淡淡开口:“说吧,金玉妍那边有什么消息。”
阿箬搓了搓手,小声说道:“主儿,奴婢打探到,贵妃娘娘好像打算把香云送给皇上……”
“嗯?”甄嬛握着茶盏的手顿了顿,眼底满是疑惑,“香云是海常在宫里的人,贵妃凭什么把旁人的宫女送去伺候皇上?这不合规矩。再说了,我记得香云之前不是和贞淑走得挺近吗?怎么又和贵妃扯上关系了?”她心里忍不住吐槽:高曦月这是想一出是一出?抢宫女送皇上,这操作也太奇葩了,难道是觉得自己宫里的人不够用,非要从别人那抢?
“奴婢也觉得奇怪。”阿箬皱着眉,语气里满是不解,“前两次去给贵妃娘娘请安,都是金贵人身边的贞淑领着我们去的。主儿,您说这到底是贵妃娘娘的主意,还是金贵人在背后撺掇的?”
甄嬛轻轻放下茶盏,指尖在榻沿上轻轻敲着,语气不甚在意:“贵妃虽然性子骄纵,做事却向来直来直去,没这么多弯弯绕绕。依我看,多半是金贵人在后面出的馊主意,想借着贵妃的名头搅事。”她心里嗤笑一声:这点子算计,也敢在宫里拿出来显摆?比起宜修皇后当年的手段,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差得不是一星半点,连给宜修提鞋都不配。
几日后的清晨,按照规矩,后宫妃嫔都要去长春宫给皇后请安。自从玫常在的身孕满了四个月,胎像渐渐稳定,她便恢复了去长春宫请安的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