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心应了声“是”,扶着白答应依次给甄嬛、高曦月、金玉妍等人行礼。高曦月全程冷着脸,连眼皮都没抬一下;金玉妍倒是笑着点了点头,眼神里却藏着几分探究;唯有甄嬛,目光在白氏脸上停留了片刻,便淡淡移开,仿佛只是看了个无关紧要的人。
等白答应在最末尾的空位坐下,琅嬅才重新开口,声音比之前沉了几分,带着主位者的威严:“今日召你们来,除了让白答应见个面,也是想嘱咐一句——往后大家都是伺候皇上的姐妹,本宫不希望听到后宫里有什么闲言碎语。先帝孝期虽未过,但皇上的旨意已下,谁也不许在背后嚼舌根,更不许因这事起争执,明白了吗?”
众人齐声应道:“臣妾遵皇后娘娘懿旨。”
“既如此,今日就到这儿吧,都散了吧。”琅嬅说着,便由莲心扶着起身,往内殿走去。
嫔妃们依次行礼告退,殿内很快就只剩下琅嬅和素练。素练扶着她往内殿走,脚步放得极轻,语气里满是不解:“娘娘,先帝孝期还有三个月才满,皇上怎么突然就纳了白答应?这要是让朝臣知道了,怕是会非议皇上,连带着娘娘您也会被说管教后宫不力啊。”
琅嬅的脚步顿了顿,指尖掐着帕子的力道紧了紧——她一向最守规矩,可皇上此举,分明是坏了孝期的忌讳。可她终究是皇后,不能在外人面前说皇上的不是,只能沉声道:“皇上已经下了旨,多说无益。你去吩咐下去,宫里的人谁要是敢嚼舌根,不管是谁宫里的,一律杖责二十,发往辛者库。这后宫的安稳,不能坏在这点事上。”
素练看着她紧绷的侧脸,心里暗自叹服——皇后娘娘虽守规矩,可在管着后宫这点上,手段确实利落,一句话就堵死了所有流言的可能。
另一边,甄嬛和海兰一同往延禧宫走。宫道上的落叶被风吹得打着旋儿,寒气顺着衣领往里钻,海兰见甄嬛一路都没说话,只是望着远处的宫墙出神,不由得有些担心,拉了拉她的衣袖:“娴妃姐姐,你是不是因为白答应的事不开心?方才在长春宫,你一句话都没说,我还以为你……”
甄嬛回过神,低头看了看海兰冻得发红的指尖,伸手握住她的手,轻轻摇了摇头:“我没不开心。”她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语气里带着几分自嘲,“我有什么好难过的?皇上纳不纳妾,纳的是谁,于我而言,不过是后宫里多了个人罢了。我又不稀罕他的恩宠,犯不着为这事伤神。”
海兰还是有些不放心:“可是姐姐,皇上在孝期里就纳新人,终究是坏了规矩,传出去对皇上名声不好,对咱们后宫也……”
“名声好不好,轮不到咱们来操心。”甄嬛打断她的话,拉着她加快了脚步,“天这么冷,别在这儿吹风了。今日我让小厨房炖了姜枣茶,回了宫咱们暖一暖,我还教你读《论语》,《论语》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那句——比起宫里这些事,倒不如多学点道理,心里更透亮些。”
海兰见她眼神清明,语气里也没有半分委屈,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笑着点了点头:“好,都听姐姐的。”
两人并肩走在宫道上,身后的长春宫渐渐远了,那暖炉的烟火气、嫔妃们的低语声,都被寒风卷得无影无踪。甄嬛握着海兰的手,指尖传来的暖意让她心里安定了几分——这后宫就像个巨大的旋涡,白氏的出现不过是个开始,往后的日子,怕是只会更不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