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发现让林薇的心脏猛地一跳。这不像是一个追求极致用户体验的设计,更像是一个……私人化的印记?一个纪念?
她立刻调动所有资源,暗中调查这个特殊时间戳可能对应的日期。由于权限受限,她进展缓慢。
与此同时,她能感觉到顾夜沉那边的“镜城”数据采集计划正在加速推进。更多敏感的数据维度被加入,更严苛的授权协议被悄悄植入用户条款。一股无形的、令人不安的引力场,正在以顾夜沉为中心形成,仿佛要吞噬整个项目,乃至更广阔的世界。
第四天,林薇顶着浓重的黑眼圈,在午餐时间“偶然”遇到了之前项目组关系还不错的It部同事小李。她状似无意地提起自己在做数据归档时遇到的一些时间戳混淆的小麻烦,顺便提到了那个奇怪的长周期循环时间戳,抱怨其设计不符合规范。
小李是个技术宅,没多想,随口说道:「哦,那个啊,好像是顾总亲自要求加上的,说是为了测试某种……怀旧场景的触发稳定性?具体我也不清楚,反正上头交代的,我们就照做了。日期嘛……我看看……」他掏出内部设备快速查询了一下,「对应的是七年前的10月28号。」
七年前,10月28日。
林薇将这个日期牢牢刻在心里,面上不动声色地和小李道了别。
回到工位,她立刻开始回忆。七年前……那是她刚刚成为攻略者不久,经历的第二个任务世界,一个类似近代东方的乱世。她和顾夜沉(那时他还是“星辰”)在那个世界……
她的呼吸骤然停滞!
她想起来了!七年前的10月28日,在那个战火纷飞的乱世,是他们最后一次并肩执行任务的日子!那天夜里,他们潜伏在一个废弃的江南庭院里,等待接应人员。外面下着淅淅沥沥的冷雨,庭院荒草丛生,只有蟋蟀在不知疲倦地鸣叫,声音就是那个频率,那个节奏!
那一夜,他受了很重的伤,却还在雨声中,低声对她说过一句话……
是什么?他当时说了什么?!
林薇拼命回忆,但那一段记忆却因为后续任务的冲击和主系统的常规记忆清洗而变得模糊不清。她只记得那种氛围,那种在绝境中相互依靠的温暖,以及……他当时看向她的眼神,复杂得让她至今心悸。
这个日期,这个声音,是他无意识中留下的烙印!是主系统也未能彻底抹去的、属于“星辰”和“林薇”的共同记忆碎片!
找到了!这就是秦屿所说的,“能强烈触动他内心深处、被封锁的真实情感”的契机!
然而,巨大的狂喜之后,是更深的忧虑。如何利用这个发现?直接去问他?那无异于自投罗网,立刻就会触发他的防御机制和逻辑炸弹。
她需要一个媒介,一个不会直接指向她,却能自然地将这个“信号”传递过去的媒介。
她的目光,再次投向了正在紧密开发中的“镜城”体验原型。
第五天,林薇开始行动。她不能直接修改核心代码,那会被立刻发现。但她可以利用数据监控中发现的、一些无关紧要的体验流畅度问题,向技术团队提交优化建议。
在关于“深夜雨后庭院”场景的优化建议中,她极其隐晦地提到:“……当前环境音效的随机性可能导致部分用户在不同时间点体验到完全一致的音效组合,建议引入更复杂的变量,或考虑加入一些具有……时间锚点意义的、极细微的特定音效循环,以增强场景的独特性和……沉浸的真实感。”
她将建议写得非常技术化,非常公事公办,混在一大堆其他类似的优化建议中提交了上去。她赌的是,这个建议会流入顾夜沉的视线,或者……触发他潜意识里对这个特定日期和音效的感知。
这是一次极其冒险的盲射。她不知道这支箭会射向何方,是否会被人注意到,甚至是否会适得其反。
提交建议后,便是焦灼的等待。
第六天,一整天风平浪静。她的建议似乎石沉大海。顾夜沉依旧在处理公务,周泽依旧守在外面,一切如常。
林薇的心一点点沉下去。失败了吗?时间只剩下最后一天了。
傍晚,她疲惫地准备下班。就在她关闭电脑,拿起包的那一刻,内线电话突然响了。
是顾夜沉办公室的直线。
林薇的心跳瞬间漏了一拍。她深吸一口气,接起电话。
「上来。」顾夜沉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听不出任何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