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抗战:从湘江到上甘岭 > 第405章 延水河畔再相逢

第405章 延水河畔再相逢(2 / 2)

“百川同志,”主持工作的领导语气变得郑重:“这次会议,主题是‘定调子、统一思想’。国际形势发展很快,法西斯阵营败象已露。在国内,日军在豫湘桂的攻势看似凶猛,实则已是强弩之末。”

“我们认为,全面反攻的时机正在逼近。你们华东军区力量雄厚,地处要冲,未来的反攻作战中,必将承担极其重要的任务。你对全局战略,有什么看法?”

张百川深吸一口气,知道关键的时刻到了。他沉吟片刻,开口道:“各位首长,我认为,未来的反攻,必须建立在各大战略区紧密配合、协同作战的基础上。我们华东军区有信心,也有能力,在津浦路、陇海路方向,对日军发起致命一击,切断其在华中和华北的联系,并伺机向沿海大城市和交通枢纽进攻。但同时,也需要晋察冀、晋冀鲁豫等兄弟部队在华北方向的策应,以及华中、华南各部的配合。形成一个整体,让日军首尾不能相顾。”

他稍微停顿,观察了一下领导们的反应,见他们都在认真倾听,便继续说道:“此外,我们还需要考虑到反攻之后可能出现的复杂局面。特别是重庆方面。”他没有明说,但在场的人都明白他指的是蒋介石国民党可能采取的行动。

窑洞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一位领导缓缓点头:“考虑得很周全,这也是中央正在深思熟虑的问题。百川同志,你这次回来,要多留一段时间,参加接下来的会议,把你的这些想法,还有华东军区的详细情况和作战经验,好好跟同志们交流交流。”

“是,首长,”张百川朗声应道。

会议结束后,张百川被安排在一处干净的窑洞休息。他刚放下行李,就有不少老战友、老部下闻讯赶来探望。窑洞里顿时热闹起来,充满了欢声笑语和叙旧之声。

“老营长,可算又见到你了,”一个粗豪的声音响起,张百川回头一看,是当年红三营的老兵,现在也在某个部队担任指挥员了。

“是你啊,铁牛,好家伙,也当上团长了,”张百川高兴地捶了一下对方的肩膀。

“还不是跟着老营长您学的本事,”铁牛憨厚地笑着,“咱们当年一起从湘江边杀出来,现在散布在各个部队,可大家都记得,当年要不是您带着我们一路打过来,哪有今天,”

“都是同志们一起拼命的结果。”张百川感慨道,“看到你们都成长起来了,我比什么都高兴。”

正说着,外面又传来通报声:“报告,129师刘师长来看望张司令员,”

张百川赶紧迎出去,只见129师刘师长笑着站在门口:“百川同志,听说你回来了,我赶紧过来看看,咱们当年在晋中联手打鬼子第40旅团,可是痛快得很啊,”

“刘老哥,快请进,”张百川热情地握住对方的手:“是啊,那一仗打得漂亮,也多亏了咱们129师牵制了鬼子主力。”

“互相配合嘛,”刘师长走进窑洞,打量着张百川,“好家伙,几年不见,你这手下六十万精兵强将,现在可是我们八路军头等主力了,”

“老哥,您可别捧杀我。”张百川笑着请刘师长坐下:“129师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这次回来开会,正好向您和各位老大哥多取取经。”

“取经?”刘师长摇摇头,“应该是我们向你取经才对,你们在山东打的那几场大歼灭战,尤其是干掉鬼子第32师团,可是震动整个华北方面军了,冈村宁次现在听到你张百川的名字,估计晚上都睡不好觉,”

窑洞里响起一片会心的笑声。

接下来的几天,张百川忙碌于各种会议和谈话之中。他详细汇报了华东军区的建设情况、作战经验以及对未来战局的思考,同时也虚心听取其他战略区领导同志的经验和建议。他发现,尽管分别多年,但延安的氛围依然是他熟悉的那种团结、奋进、求真务实。不同的是,如今同志们讨论的不再是如何生存、如何坚持,而是如何进攻、如何胜利,如何迎接一个崭新的中国。

这天傍晚,他走到延水河边,看着缓缓流淌的河水,他心中充满对未来战斗的决心。

“百川同志,一个人在这里思考什么呢?”一个温和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张百川回头,看见一位中央领导也信步走了过来。

“首长,”张百川敬礼后,回答道:“没什么,就是看看延水河,想起很多以前的事情。”

领导和他并肩站在河边,望着西沉的落日:“是啊,延水河见证了我们党、我们军队最艰难的岁月,也必将见证我们走向最后的胜利。百川同志,你们在华东取得的成绩,中央非常满意。你对大局的把握和深谋远虑,也让我们很欣慰。”

他停顿了一下,语气变得更加深沉:“这次会议之后,全党全军的思想会更加统一,步伐会更加一致。你们华东军区,要做好承担更重大战略任务的准备。未来或许很快,就会有更艰巨的担子交给你。”

张百川心中一动,从领导的话语中,他敏锐地捕捉到了非同寻常的意味。他挺起胸膛,坚定地回答:“请中央放心,华东军区全体指战员,时刻准备着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无论任务多么艰巨,我们保证完成任务,”

领导满意地点点头,拍了拍他的肩膀:“好,要的就是这股子劲头,先好好开会,把精神吃透。具体任务,会议结束后,中央会专门和你谈。”

领导说完,便背着手,慢慢走回了窑洞区。

张百川站在原地,望着领导离去的背影,又转头看向波光粼粼的延水河。河对岸,宝塔山的轮廓在暮色中显得愈发巍峨。他知道,这次延安之行,绝不仅仅是汇报工作和参加会议那么简单。中央似乎对他,对华东军区,有着更深远的考量。

“更艰巨的担子……”他低声重复着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