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招揽人才(2 / 2)

“这就是信任的力量。”张百川深以为然:“我们真心待他,他也就真心帮我们。告诉后勤部门,对这些外国专家,生活待遇上可以适当优待,保证他们能安心工作。他们要的不是享福,是一个能施展才华、打击法西斯的平台。”

几天后,风尘仆仆的奥托·施耐德在交通员的护送下,抵达了鲁中兵工厂所在的隐蔽山谷。这个戴着眼镜、头发有些花白的德国人,虽然面带旅途的疲惫,但眼神中充满了对新环境的审视和一丝期待。

弗里茨·霍夫曼激动地迎上去,用德语和他紧紧拥抱:“奥托,老朋友,你终于来了,”

“弗里茨,你的信让我无法拒绝。”奥托·施耐德打量着周围简陋但井然有序的工棚和车间:“这里……比我想象的要……有秩序。”

霍夫曼拉着他的手,热情地介绍:“你看,这是我们的机加工车间,虽然设备老旧,但工人们都很努力。这是我们的炼钢炉,刚刚完成升级……我们正在尝试仿制一种步兵炮,但是在炮架复位和供弹机构上遇到了麻烦,正好需要你的专业知识,”

张百川和谢福治也抽空来到了兵工厂,亲自见了这位新来的专家。

“施耐德先生,欢迎你来到山东,加入我们共同的事业。”张百川通过翻译,真诚地说道,“我们这里条件艰苦,但我们需要你,中国人民的反法西斯事业需要你。”

奥托·施耐德透过厚厚的镜片看着眼前这位年轻的八路军指挥官,他能感受到对方话语中的坦诚和尊重:“司令员先生,弗里茨在信里都跟我说了。我很钦佩你们在如此困难条件下坚持战斗和生产的勇气。我会尽我所能,帮助你们。”

他没有休息,就投入了工作。在查看了那门正在攻关的步兵炮原型和设计草图后,他指着炮闩和复进机构:“这里的杠杆比例设计可以优化,能减少操作力。还有这个弹簧的材料和热处理可能不过关,容易疲劳失效……我需要一些计算和数据。”

霍夫曼立刻找来纸笔和计算尺。两位德国工程师,就在这山东腹地的山沟里,趴在简陋的木桌上,用德语夹杂着生硬的中文,和中国的技术人员一起,开始了紧张的技术攻关。

看着车间里忙碌的景象,听着那熟悉的德语讨论声和中文翻译声,张百川对谢福治说:“老谢,你看,咱们这‘土包子’兵工厂,现在也有点正规化的意思了。”

谢福治笑道:“这说明咱们的事业是正义的,得道多助嘛。等以后条件好了,咱们还要建更大、更正规的兵工厂,造咱们自己的飞机、坦克,”

张百川语气坚定:“会有那一天的,不过现在,咱们得先把约翰逊那边的生意谈好,给这些专家们弄来他们需要的工具和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青岛港口的僵局仍在继续,但在这远离前线的鲁中山谷里,另一场关乎未来实力的“战斗”也在悄然而坚定地进行着。通过商业渠道获取稀缺物资,通过国际友人引进技术人才,张百川正用他敏锐的眼光和务实的手段,为山东军区积蓄着更为深厚、也更为长远的战争潜力。那条停泊在青岛码头的“圣玛利亚”号货轮的秘密尚未揭开,但新的希望,已经在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交流和合作中,悄然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