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招揽人才(1 / 2)

鲁中山东军区指挥部。张百川放下手里关于青岛前线防御部署的报告,看向肖桦:“老肖,咱们跟那个美国商人约翰逊,还能联系上吗?”

肖桦点点头:“能,虽然青岛在打仗,但咱们控制区通往海上的秘密渠道没完全断。约翰逊的代理人前几天还问咱们还需不需要什么‘货’。”

张百川语气肯定:“需要,当然需要,而且,现在咱们胃口更大了。以前主要是药品、零件,现在,得要更多硬家伙。”

谢福治在一旁问道:“司令员,你又看上什么了?”

张百川掰着手指头算:“第一,还是药品,西药有多少要多少,这是救命的。第二,精密机床,特别是能加工炮管膛线、制造精密齿轮的车床、铣床。第三,特种钢材,造炮造枪离不开。第四看看能不能搞到一些技术资料,比如造炮的图纸,哪怕是过时的,也有参考价值。”

陈榘有些担忧:“这些东西,可都是严格管控的,约翰逊有这路子?就算有,价钱恐怕……”

张百川道:“试试看嘛。咱们现在不是穷光蛋了。鲁中发现的金矿,已经开始小规模开采,虽然产量不高,但换些紧俏货应该够用。告诉约翰逊,可以用黄金结算,也可以用咱们缴获的日元、美元,甚至可以谈谈用咱们根据地的特产,比如花生、丝绸抵一部分。关键是,他得把东西运进来,”

肖桦记下要点:“好,我让敌工部的同志抓紧去谈。不过,这东西风险大,周期可能也长。”

张百川摆摆手:“不怕慢,就怕站。这事要长期做,当成咱们另一个看不见的‘兵工厂’来经营。”

正说着,一个机要员送来铸剑”仓库的电报。张百川拆开一看,脸上露出笑容。

“老谢,老陈,老肖,好消息,”他把信递给谢福治,“霍夫曼先生来信,他又给咱们拉来‘人才’了,”

谢福治接过信,快速浏览,也笑了起来:“好家伙,还是个搞内燃机的专家,叫奥托·施耐德?因为不满纳粹政策,在德国受到排挤,生活困顿。霍夫曼写信给他,他就冒着风险,从欧洲绕道过来了?”

陈榘凑过来看:“信上说,人已经到胶东了,正在往鲁中来的路上。霍夫曼保证,说这个施耐德在机械设计和动力系统方面是一把好手,”

“这可是雪中送炭啊,”张百川搓着手:“咱们现在最缺的就是这种高级技术人才。有了他们,咱们的兵工厂才能从修理、仿造,慢慢走向自己设计、自己制造,回信给霍夫曼,让他代表我们热烈欢迎这位施耐德先生,生活上尽量安排好,有什么困难直接提,”

肖桦感慨道:“看来,霍夫曼先生不光是技术上的顶梁柱,他在国际同行里有些声望,由他出面,比我们自己去寻找要方便得多,也可靠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