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军区司令部里,张百川看着摊开的地图上的“榆社”二字,
“榆社,不能丢,至少现在不能丢。”他抬起头,目光扫过罗政委和萧参谋长:“不仅不能丢,我们还要把它变成一块吸铁石,把筱冢义男伸出来的爪子,给他狠狠砸断,”
罗政委看着地图上敌我态势,眉头微蹙:“百川,你的意思是以榆社为诱饵,吸引鬼子来攻?这风险是不是太大了?榆社刚打下来,工事残破,群众基础也还薄弱,一旦被围,坚守压力极大。”
“政委的担心有道理。”萧参谋长接话,他用铅笔在地图上虚画了几条线:“根据情报,离榆社最近的辽县和平遥,鬼子都驻有重兵。如果我们摆出坚守榆社的姿态,这两路的鬼子肯定会扑过来。到时候,我们可能面临两路,甚至三路夹击。”
张百川脸上不见丝毫犹豫:“怕的就是他们不来,鬼子刚在小叶庄吃了亏,正憋着劲想找回场子,我们主动把榆社亮出来,他们能忍住不咬钩?”他拿起茶缸喝了一口水,继续道:“风险是有,但机会更大,我们要的就是他们分兵来攻,他分兵,我们才能集中兵力,吃掉他一路,”
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语气变得斩钉截铁:“我的想法是,来一个‘中心开花’,”
“中心开花?”罗政委和萧参谋长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询问。
“对,”张百川解释道:“以榆社城为核心,部署一支精锐部队钉在那里,吸引鬼子围攻。同时,我们的主力隐蔽在城外,形成一个巨大的包围圈。等鬼子一头撞在榆社这颗钉子上,撞得头破血流,攻势受挫,锐气耗尽的时候,我们的主力再从外线杀出,里应外合,中心开花,把这股敢来冒进的鬼子,彻底包了饺子,”
萧参谋长眼睛一亮,快速用尺子比划着榆社周围的地形:“榆社城外,特别是东面的大虎岭和西面的桑家沟,地势复杂,利于部队隐蔽和出击,如果把主力埋伏在这两翼,等鬼子攻城部队疲惫之时杀出,确实能打他个措手不及。”
罗政委沉思片刻,问道:“那,谁来当这个‘钉子’?这个任务非同小可,压力最大,伤亡也可能最重。”
张百川目光坚定:“教一旅,许达的部队,他们刚打下榆社,对城内情况最熟悉,士气也正旺。而且教一旅是我们军区的主力旅,打硬仗、恶仗的经验丰富。”他看向罗政委和萧参谋长:“当然,这只是初步设想,需要我们一起讨论完善,尤其是城内部队的坚守时间、外围主力的运动路线和出击时机,必须精确到小时,甚至分钟。”
罗政委点了点头:“既然你这么有信心,这个方案我看可行。关键在于两点:一是许达他们能顶住鬼子最初也是最猛烈的进攻;二是我们外围部队的隐蔽和出击,必须做到绝对突然。”
萧参谋长补充道:“还有通讯,城内城外必须保持联络畅通,约定好信号。什么时候该咬牙死守,什么时候该配合反击,不能有丝毫差错。我建议,把军区直属的通讯营最好的电台和报务员配属给教一旅。”
“好,”张百川见两位搭档都原则上同意,精神一振,“那我们就来详细推演一下,鬼子大概率会从辽县和平遥两路出兵。你们判断,我们先打哪一路?”
萧参谋长指着地图:“辽县方向的鬼子,是原第110师团的残部,被咱们打残过,虽然补充了兵员,但元气未复,指挥官也相对谨慎。平遥方向的鬼子,是独立混成第四旅团的一部分,比较骄狂,求战心切。我建议,先打平遥这一路,打掉这股骄兵,更能震慑敌人,”
“我同意参谋长的判断。”罗政委说道,“而且平遥至榆社的道路,更利于我军设伏。”
张百川一拳轻轻砸在桌子上:“那就先打平遥来的这一路,”
榆社城内,教一旅旅部设在一个大户人家院子里,天线从屋檐下悄悄延伸出去。
旅长许达看着刚刚送达的军区作战命令,眉头紧锁,随即又舒展开,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和决然。
“老钟,老王,过来,”他招呼719团钟伟和720团王山。
两人快步走进来,
“军区命令,”许达扬了扬手中的电文:“我们旅,留下来,当诱饵,钉在榆社,吸引鬼子来攻,配合主力在城外打一个大歼灭战,”
钟伟一愣,随即咧嘴笑了:“好啊,刚打下榆社,正好拿鬼子来祭旗,旅长,怎么打,你下命令吧,”
王山比较沉稳,问道:“旅长,鬼子会来多少?我们准备守多久?”
许达走到简陋的城防图前:“保守估计至少一个联队,甚至更多。守多久?直到司令员在外边打响总攻的信号弹,我们的任务就是像磁石一样,把鬼子牢牢吸在榆社城下,消耗他们,拖垮他们,然后,等总攻信号一起,给我从城里杀出去,捅他们的腚眼,”
他目光扫过两位爱将:“压力很大,伤亡也不会小。但这一仗打好了,就能彻底打开晋中局面,告诉战士们,我们教一旅,就是军区最硬的那块骨头,崩不掉鬼子的牙,也得噎死他,”
“是,保证完成任务,”钟伟和王山挺胸应道,眼神里没有丝毫畏惧。
“立刻部署,”许达命令道:“老钟,你的719团负责东城和北城,重点是东门外的开阔地,鬼子很可能从那里主攻。老王,你的720团负责西城和南城,尤其要警惕鬼子从西南方向的偷袭。旅直属部队作为预备队。抓紧时间加固工事,特别是街垒和暗堡,把鬼子放近了打,要让他们每前进一步,都付出血的代价,”
“明白,”
与此同时,在榆社城外广袤的山丘和林地间,晋中军区的主力部队正利用夜色和复杂地形的掩护,悄然运动。
新一旅、新二旅的战士们行进在崎岖的山路上,目标是榆社西面的桑家沟地区。旅长王振和周第不时低声催促部队加快速度。
“快,快,天亮前必须进入指定位置,隐蔽好,谁要是暴露了目标,老子毙了他,”王振语气严厉。
另一边,新三旅、新四旅以及358旅,则在张百川和萧参谋长的直接指挥下,向着榆社东面的大虎岭区域迂回。
张百川站在一个山岗上,望着行进的部队,对身边的萧参谋长说:“告诉部队,保持静默,马蹄包布,炊事班不准生火。我们要耐心等待猎物进入陷阱。”
萧参谋长点头:“已经三令五申了。司令员,你说,平遥的鬼子,会全部出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