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七星侠影:侠义风云录 > 第177章 婉儿入禁苑,奇术探玄机

第177章 婉儿入禁苑,奇术探玄机(2 / 2)

沈婉儿跟着大宫女走进慈宁宫。宫内陈设典雅,却透着一股陈旧感,不少家具摆设都看得出是有些年头的旧物,宫女太监的数量也不多,个个面带愁容,气氛沉闷。

来到内殿,药味更加浓郁。只见一张雕花拔步床上,半倚着一位年约五旬、头发花白、面容憔悴的妇人。她穿着常服,盖着锦被,正闭目养神,眉头微蹙,呼吸略显急促,偶尔发出一两声压抑的咳嗽,正是姜太妃。

“娘娘,昭南郡王府荐的医女到了。”大宫女轻声禀报。

姜太妃缓缓睁开眼,她的眼神原本应是温和的,此刻却显得有些浑浊无力,目光落在沈婉儿身上,带着一丝疑惑和淡淡的期望:“哦?抬起头来让哀家看看。”

沈婉儿依言抬头,依旧保持着怯懦的神情:“民女沈婉,拜见太妃娘娘。”

“看着年纪不大。”姜太妃微微颔首,“罢了,既然昭南有心,你便试试吧。哀家这身子,唉……”

“民女定当尽力。”沈婉儿上前几步,在宫女的示意下,坐在床前的绣墩上,“请娘娘允民女为您请脉。”

姜太妃伸出瘦削的手腕。沈婉儿伸出三指,轻轻搭在太妃的腕脉上,屏息凝神。她的指尖感受到皮肤的微凉和脉搏的跳动,同时,一丝极其温和精纯的内力,如同最纤细的丝线,悄无声息地探入太妃的经脉之中。

这不只是为了诊脉,更是为了探查太妃体内是否残留有异常的能量,尤其是那种阴寒属性的内力痕迹。

脉象浮取无力,沉取细弱,时有结代,确是久病虚弱、心脉受损之兆。但沈婉儿敏锐地察觉到,在那虚弱的脉象之下,隐隐缠绕着一丝极其隐晦、若有若无的阴寒之气!这寒气并非弥漫全身,而是如同附骨之疽,盘踞在心脉与肺络交汇之处,不断侵蚀着生机,使得太妃的咳疾迁延不愈,身体日益虚弱。

这绝非寻常寒症!这阴寒之气的性质,虽然比“无面”心脉处的玄阴指力微弱、分散得多,但其本源那种深入骨髓的阴毒与死寂之意,却如出一辙!

沈婉儿心中剧震,面上却不动声色,依旧仔细探查。这阴寒之气似乎并非近期侵入,而是积年累月,慢慢渗透所致。下毒者手段极为高明,并非烈性剧毒,而是以一种近乎“温养”的方式,缓慢地损耗着太妃的生命本源,使其看起来如同自然病重,极难察觉。

她收回手,沉吟片刻,对姜太妃道:“娘娘凤体乃积年虚损,心脉肺络为寒邪所侵,缠绵不去。民女需再观娘娘气色、舌苔,并询问娘娘日常饮食起居,方能斟酌用药。”

姜太妃见她诊脉认真,言语也颇在理,点了点头,配合地让沈婉儿观察了她的面色(苍白中带着不正常的青灰)和舌苔(淡胖,苔白腻),并回答了一些关于饮食、睡眠、咳嗽时辰等问题。

沈婉儿一边询问,一边目光看似不经意地扫过内殿。殿内燃着安神的檀香,香气醇厚。桌案上放着半碗未曾动过的燕窝粥。角落的香炉造型古朴,似乎有些年头。伺候的宫女除了引她进来的大宫女,还有两个小宫女,皆屏息静气,低眉顺眼。

她注意到,其中一个站在角落、负责打理香炉的小宫女,在听到她问及太妃夜间咳嗽是否加重时,眼神似乎微微闪烁了一下,下意识地瞥了一眼那香炉,随即又迅速低下头去。

沈婉儿心中一动,记下了这个细节。

问诊完毕,沈婉儿起身道:“娘娘之疾,需内调外养,循序渐进。民女先为娘娘开一剂温养心脉、化解肺中寒痰的方子,暂且缓解咳疾,助娘娘安眠。待娘娘精神稍好,再行针砭之术,疏导经络,驱除深伏之寒邪。”

姜太妃似乎对她沉稳的态度生出几分信任,微微颔首:“有劳你了。”

沈婉儿开出药方,所用皆是常见温补、化痰、宁神的药材,只是君臣佐使的搭配颇为精妙,并特意嘱咐煎药的火候与服用时辰。大宫女接过药方,自是安排人去御药房取药煎制。

随后,沈婉儿又以需要了解太妃日常环境、避免冲犯为由,请求在慈宁宫内稍作走动观察。姜太妃允了,由那大宫女陪着。

沈婉儿看似随意地走着,目光却仔细扫过宫内的花草、摆设、甚至墙壁地面。她走到那香炉旁,假意欣赏其造型,手指看似无意地拂过炉身和里面尚未完全燃尽的香灰。指尖传来一丝极淡的、与太妃体内同源的阴寒气息!虽然被浓郁的檀香气味掩盖,但瞒不过她这位医道高手的敏锐感知!

问题果然出在这香上!这檀香中,定然掺杂了某种极其隐秘的、能产生阴寒气息的异物,经年累月地熏染,才导致太妃沉疴难起!

她不动声色,又借故去了小厨房,查看了太妃日常的饮食残留,并未发现明显异常。但在与水井边一个负责浣衣的、看起来有些憨傻的老宫女闲谈时,那老宫女絮絮叨叨地提到,前些日子曾看到“钱公公”半夜鬼鬼祟祟地在后院墙角边晃悠,好像埋了什么东西,但第二天她去瞧,又什么都没了。

“钱公公?”沈婉儿心中记下这个名字,面上却只是笑着安慰那老宫女定是看花了眼。

一番查探下来,沈婉儿心中已然有了几分计较。姜太妃并非简单病重,而是遭人长期以隐秘手段暗算!这手段与暗影卫脱不了干系!那个“钱公公”,还有香炉中的蹊跷,都是重要的线索。

她回到内殿,又安抚了姜太妃几句,承诺明日再来诊视,并会根据情况调整药方。太妃精神不济,说了会儿话便显疲态,沈婉儿便适时告退。

依旧是那名大宫女送她出慈宁宫。走到宫门附近一处相对僻静的回廊时,迎面走来一名穿着深蓝色太监服色、面白微胖、嘴角总是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笑意的中年太监。他身后还跟着两个小太监,派头十足。

大宫女见到此人,脸色微变,连忙拉着沈婉儿退到一旁,躬身行礼:“见过钱公公。”

钱公公?沈婉儿心中凛然,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她连忙也跟着低头行礼,用眼角的余光迅速打量此人。只见这钱公公步伐沉稳,眼神精明,太阳穴微微鼓起,显然身负不俗的武功。他身上似乎还带着一股极淡的、与那香炉和太妃体内同源的阴寒气息!

钱公公停下脚步,目光在沈婉儿身上扫过,那眼神仿佛带着钩子,让人极不舒服。“哟,这不是慈宁宫的翠珠姑娘吗?这位是?”他的声音尖细中带着一丝沙哑。

翠珠连忙回道:“回钱公公,这是昭南郡王府荐来为太妃娘娘诊治的沈医女。”

“医女?”钱公公眉毛一挑,脸上笑容不变,眼神却锐利了几分,“瞧着面生得很啊。太妃娘娘凤体金贵,可不是什么江湖郎中都敢来试手的。诊得如何了?”

沈婉儿心中警惕,面上却装作惶恐,低声道:“民……民女才疏学浅,只是……只是开了个温养的方子,暂且……暂且缓解娘娘咳疾。”

钱公公盯着她看了几息,忽然笑了笑,那笑意却未达眼底:“既是郡王府荐来的,想必有些本事。好好为太妃诊治,若是出了差错,哼……”他冷哼一声,虽未明说,威胁之意不言而喻。

“民女不敢,民女定当尽心尽力。”沈婉儿连忙道。

钱公公不再多言,带着两个小太监,扬长而去。

翠珠直到钱公公走远,才松了口气,拍了拍胸口,低声对沈婉儿道:“沈医女莫怕,这位是内务府的钱副总管,权势大着呢,连我们娘娘平日也要让他三分。你……你小心些便是。”

沈婉儿点头称是,心中却如明镜一般。这钱公公,恐怕就是负责对姜太妃下黑手的具体执行者之一!他刚才那番话,既是警告,恐怕也是起了疑心,要加强对慈宁宫的监控了。

看来,这皇宫之行,比她预想的还要凶险。必须尽快将发现传递出去,并且要更加小心谨慎。

翠珠将沈婉儿送到西华门侧角门,看着她出了宫门,这才转身回去。

沈婉儿走出宫门,感受着外面相对自由的空气,紧绷的心神才稍稍放松。她回头望了一眼那巍峨森严的宫墙,目光凝重。

禁苑深深,玄机暗藏。她今日只是掀开了冰山一角,但已然触碰到了那隐藏在金碧辉煌下的狰狞毒牙。

下一步,该如何行动?是继续深入探查,还是先将情报送出?

她摸了摸袖中那冰凉的玉盒,眼神逐渐坚定。既然来了,总要带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