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七星侠影:侠义风云录 > 第163章 王府夜宴起,杀机隐华堂

第163章 王府夜宴起,杀机隐华堂(1 / 2)

小船在晨雾弥漫的河道上静静漂流,如同这片广阔水泽中一片无根的浮萍。船舱内,林若雪、沈婉儿、杨彩云和石峰挤坐在狭小的空间里,方才分析卷宗带来的震撼与寒意尚未完全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为沉甸甸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芦苇荡……”林若雪望着篷隙外逐渐亮起的天光,以及远处那望不到边际、在秋风中摇曳发出沙沙声响的芦苇丛,低声重复着这个地名。这里水道纵横交错,岛屿沙洲星罗棋布,是逃亡者、渔夫、走私贩乃至水匪混杂的天然迷宫。对她们而言,既是危险的藏身之所,也或许是暂时避开幽冥阁和暗影卫耳目的唯一选择。

“师姐,我们必须尽快找个可靠的落脚点。”沈婉儿轻声道,她小心地将那些誊抄的卷宗收好,放入贴身的油布包里,“五师姐的伤势需要稳定环境调养,我们也需要时间消化这些信息,制定下一步计划。”

杨彩云靠坐在舱壁,脸色依旧苍白,但眼神坚定:“我撑得住。当务之急是安全。”她方才强行动武,此刻内息隐隐作痛,但不愿再让师妹们担心。

石峰撑着竹篙,警惕地观察着四周水道。他是山林的好手,到了这水网密布之地,显得有些束手束脚,但那份猎人的警觉依旧。“林姑娘,这地方看着就不太平,咱们得找个地势高、视野好的岛子,免得被人堵在水里。”

林若雪点了点头。她的感知延伸开去,在这片充满生机的湿地中,她能察觉到无数微弱的气息——水鸟的啼鸣、鱼儿的游动、甚至某些潜藏在芦苇深处、带着警惕与凶戾的视线。这里绝非善地。

小船缓缓驶入芦苇荡深处。高大的芦苇几乎遮天蔽日,只留下狭窄的水道。阳光被切割成斑驳的光影,洒在墨绿色的水面上。空气中弥漫着水汽、腐殖质和淡淡鱼腥混合的气息。

他们小心翼翼地前行,避开了几处看似有炊烟升起的沙洲(那可能是渔家或者水匪的据点),最终在日上三竿时,发现了一处相对理想的落脚点。那是一个面积不大的荒岛,地势略高于周围水面,岛上长着几棵歪脖子柳树和茂密的灌木,还有一个半塌的、不知废弃了多久的简陋窝棚,看样子曾是某个猎户或渔夫临时歇脚的地方。

“就这里吧。”林若雪决定道。这里视野相对开阔,可以观察到四周水面的情况,易守难攻,而且荒废已久,不易引人注意。

石峰将小船拴在岛背面的柳树下,用芦苇稍作遮掩。四人登上小岛,迅速检查了一番。窝棚虽然破败,但主体结构尚存,稍作整理便能栖身。沈婉儿立刻开始清理出一块干净地方,让杨彩云坐下休息,并为她检查伤势、重新上药。林若雪和石峰则负责警戒和探查小岛周边环境。

确认暂时安全后,众人这才稍稍松了口气。连续一夜的奔波、战斗、分析,精神始终高度紧绷,此刻松懈下来,疲惫感如潮水般涌来。沈婉儿取出干粮和清水,大家默默分食。

“接下来,我们分头行动。”林若雪吃完最后一口干粮,声音恢复了惯有的冷静,“婉儿,你留在这里照顾五师妹,同时仔细研究这些卷宗,看看能否从中找到更具体的突破口,比如那些商号的名字、款项流转的规律、或者那几个可疑官员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

沈婉儿郑重点头:“明白。我会尽力。”

“石大哥,”林若雪看向石峰,“你对山林熟悉,对这水泽之地或许需要适应。你的任务是负责这个据点的安全,设置一些简单的预警机关,同时尽量熟悉周围的水道环境,摸清哪些地方有人烟,哪些地方是死路,哪些地方可以快速撤离。”

石峰拍着胸脯:“林姑娘放心,这个交给俺!别看俺是山里人,学东西快!保证把这片水洼子摸透!”

“那我呢,大师姐?”杨彩云忍不住问道,她不想一直被保护。

林若雪看着她苍白的脸,语气缓和了些:“五师妹,你的任务最重要,就是尽快养好伤。你的‘厚土’剑是我们最强的盾,只有你恢复战力,我们才能应对更强大的敌人。所以,安心调息,不要急躁。”

杨彩云张了张嘴,最终化为一声轻叹,点了点头。她知道大师姐说的是事实。

“而我,”林若雪目光投向长亭镇的方向,眼神锐利,“需要再回去一趟。”

“什么?”沈婉儿和石峰都吃了一惊。杨彩云也猛地抬起头。

“师姐,太危险了!”沈婉儿急道,“幽冥阁的刺客刚刚袭击过我们,王府附近也有眼线,你现在回去岂不是自投罗网?”

林若雪摇了摇头,分析道:“正因为刚刚发生过袭击,他们可能会认为我们已经远遁,对长亭镇,尤其是王府附近的监视反而可能有所松懈。而且,我们与楚昭南刚刚结盟,仅靠那一次会面和这几份卷宗还远远不够。我需要知道王府夜宴的具体情况,需要了解楚昭南下一步的计划,更需要弄清楚,那个在王府内窥视的眼线,究竟是谁的人。”

她顿了顿,继续道:“此外,楚昭南提及福伯在京城有些眼线,或许能提供关于济世堂或者那些可疑商号的更多信息。这些线索,必须尽快拿到手。我们在暗处行动的时间不会太多,幽冥阁和其背后的主谋不会给我们慢慢调查的机会。”

沈婉儿沉默了。她知道林若雪说得有道理。风险固然巨大,但收益同样可观。与楚昭南的联盟是他们目前最大的优势,必须充分利用。

“可是,师姐你一个人……”杨彩云担忧道。

“我会小心。”林若雪语气坚定,“我的‘寂灭冰魄’初成,灵觉远超以往,隐匿和自保的能力也增强了不少。只要不正面遭遇那个雨夜级别的黑袍高手,脱身应该不难。而且,这次回去,我会换个身份和方式。”

她看向沈婉儿:“婉儿,易容的东西还够吗?”

沈婉儿连忙点头:“够!我带了备用的材料。”

“好。”林若雪道,“帮我易容成一个普通的、进城探亲或采购的年轻男子模样,要不起眼。我趁夜混入长亭镇,不去梧桐巷,直接尝试与福伯联络。”

计划已定,众人不再反对。沈婉儿立刻行动起来,就着窝棚内昏暗的光线,为林若雪精心易容。不过半个时辰,镜中(一块磨光的金属片)那张清冷绝俗的面容已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张面色微黄、眉眼普通、带着几分憨厚和拘谨的年轻后生脸庞,看上去就像个刚从乡下来城里找活计的学徒工。

林若雪又换上了一套石峰带来的、半旧的粗布短打衣服,将“寒霜”剑用破布仔细包裹,背在身后,看上去如同背着一根长条状的工具。

“记住,”林若雪叮嘱道,“我离开后,你们紧闭门户,除非我亲自用暗号叩门,否则任何人靠近都要警惕。婉儿,若三日之内我没有回来,或者有红色灯笼信号出现在王府侧门方向(代表紧急危险),你们立刻放弃此地,沿河南下,不可迟疑!”

“师姐!”沈婉儿眼中含泪,紧紧抓住林若雪的手。

杨彩云也挣扎着站起,目光沉重:“大师姐,保重!”

石峰重重抱拳:“林姑娘,你放心!有俺在,必护得沈姑娘和杨姑娘周全!”

林若雪逐一看了他们一眼,目光深沉,最终化为决绝。她不再多言,转身走出窝棚,身形几个起落,便消失在茂密的芦苇丛中,如同一滴水融入了大海。

……

长亭镇,华灯初上。

与白日里的喧嚣不同,夜晚的长亭镇多了几分奢靡与神秘。酒楼妓馆莺歌燕舞,赌坊当铺灯火通明,而位于清晏坊的昭南郡王府,今夜更是显得与往常不同。

王府门前罕见的车马络绎,虽无过分张扬的排场,但那些停靠的马车皆用料考究,下来的宾客虽衣着低调,却难掩久居人上的气度。府门两侧悬挂着喜庆的红灯笼,门房管事笑容可掬地迎接着客人。

今夜,是昭南郡王楚昭南的“寿辰”。当然,这只是一个对外的名头。一位被闲置的郡王,寿辰自然不会大操大办,邀请的也多是些不得志的清流文人、旧部属官,以及少数几位看似中立、实则可能心怀鬼胎的官员。楚昭南的目的,一是借此机会与一些潜在的支持者暗中通气,二来,也是更重要的,他要用这场宴会,试探出隐藏在宾客中、甚至府内的“眼睛”。

林若雪——此刻已是易容后的乡下后生“林小乙”——悄无声息地潜回了长亭镇。她没有走城门,而是凭借超卓的轻功,在夜色掩护下,从一段防守相对松懈的城墙翻越而入。落地后,她如同真正的本地小民一般,缩着脖子,抄着手,混迹在夜市的人流中,目光却如同鹰隼般扫视着周围。

她先是在王府外围转了一圈,仔细观察了明岗暗哨的布置,发现果然比前几日森严了不少,尤其是正门和后巷侧门附近,多了许多看似寻常、实则眼神锐利的“闲人”。这印证了楚昭南的处境确实不妙。

她无法直接进入王府,与福伯约定的银杏树下的联络方式,在眼下这种敏感时期也风险极大。她需要等待,也需要一个契机。

就在她徘徊在王府对面一条阴暗小巷中,苦思如何联系福伯时,机会却自己送上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