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钢铁洪流以碾压之势粉碎了联军主力,但江辰深知,彻底消灭每一个散兵游勇、攻陷每一座负隅顽抗的城池,仍需耗费时日和兵力,甚至可能激起更强烈的困兽之斗。最高明的胜利,不仅在于战场上的歼灭,更在于不战而屈人之兵,从内部瓦解敌人的战斗意志。于是,在军事高压毫不放松的同时,另一场更加阴险、也更加高效的攻势——政治分化与劝降——全面展开。
御营:攻心为上
皇帝行营内,江辰对着巨大的军用地图,对张崮和随军的文官谋士下达指令:
“传朕旨意:即刻印制《告反正将士书》,言明只惩首恶,胁从不问。凡弃暗投明者,依其功劳,赏银授田,既往不咎。若能献城、擒将、带路者,加倍封赏,赐予官身!”
“命‘夜不收’精锐,携重金和空白告身(委任状),潜入各诸侯控制区域,重点接触那些与吴三桂、马殷、杨溥等首脑有隙、或处境边缘、或贪财惜命的将领、官员、士绅。”
“对各城守军,围而不攻,或以火炮每日不定时零星轰击,施加压力。同时,用箭矢、风筝、甚至热气球,将劝降信和《帝国日报》(刊载华军连胜消息和优待政策)大量射入、抛入城中!”
“告诉前线将士,打,要打得狠!但劝,要劝得勤!朕要让他们寝食难安,让他们互相猜忌,让他们从内部自己乱起来!”
一套组合拳下来,帝国的军事压力和政治诱惑,如同两条交织的毒蛇,开始死死缠住那些已是惊弓之鸟的敌人。
前线阵地的“攻心喇叭”
华军围困某座由“楚王”马殷部将镇守的县城。攻势并未如狂风暴雨,而是以一种更令人窒息的方式进行。
每日清晨、午后、黄昏,华军阵地上都会推出十几个巨大的铁皮喇叭筒,后面站着精心挑选的大嗓门士兵或有当地口音的投诚官员。
“城里的弟兄们听着!你们已经被包围了!马殷老儿自己都坐船跑回老家了!把你们丢在这里等死!”
“朝廷大军火炮的厉害,你们在武牢关还没见识够吗?何必为那抛下你们的王爷卖命?”
“皇上仁德,只诛首恶!现在放下武器,走出城门,每人发三两银子路费,愿意回家的回家,愿意当兵的,通过考核还能加入帝国军,吃皇粮!”
“要是能绑了你们那个姓钱的守将出来,赏银千两,官升三级!”
“想想家里的老爹老娘,老婆孩子!你们死了,他们怎么办?!”
这些喊话,用最直白、最粗俗、也最能打动底层士兵的语言,反复播放。同时,华军的炊事班故意在风向合适的时候,熬煮肉汤,让诱人的香味随风飘向城内。而城内的守军,却可能还在为了一点发霉的米粮而争吵。
心理上的折磨,远胜于刀剑。
诸侯内部的裂痕与猜忌
华军的劝降策略,在联军残部及各个孤城中,迅速发酵,引发了致命的裂痕。
在某座被围的府城,守将刘将军是“周王”旧部,还算忠心,但其副手赵都司却早已心怀异志,且与主将素有嫌隙。
深夜,赵都司秘密接见了一位“夜不收”使者。使者没有多余废话,直接打开一个木箱,里面是白花花的银元和一张盖有兵部大印的委任状——承诺只要献城,保他一个帝国游击将军的实职。
赵都司看着银元,又看看委任状,再想想城外华军那黑洞洞的炮口和城内日益紧张的粮草、低迷的士气,额头冷汗直冒,内心天人交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