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目标,是陇川府。那里是区域的粮仓和物资囤积地,守军数量不少,但显然还没从抚远城陷落的震惊中回过神来。
黑水军快速部队如同神兵天降,突然出现在陇川府城外。根本没有劝降,没有围城,直接架起火炮轰击城门!
守军仓促应战,却发现对方的火炮打得又远又准,己方的城防设施在炮火下迅速被摧毁。试图出城逆袭的骑兵,更是被严阵以待的黑水军排枪和霰弹炮打得人仰马翻。
仅仅一天一夜,陇川府城门被轰开,守军士气瓦解,知府开城投降。大量的粮草、军械落入黑水军手中,极大地补充了消耗。
第三站,第四站……
钢铁洪流,继续碾压!
黑水军的进攻节奏快得令人窒息。他们充分利用了缴获和自身骡马化的优势,保持着极高的机动性。往往朝廷的败报和求援信使还在路上,黑水军就已经兵临下一座城下。
攻城模式几乎固定不变:炮兵前置,远程火力覆盖摧毁城防工事和打击守军士气;工兵伺机爆破或直接炮火开路;步兵突击,燧发枪和刺刀解决巷战;骑兵迂回包抄,追击溃兵,切断援军。
一座座州府县城,如同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接连陷落。朝廷的统治在这些地方瞬间土崩瓦解。许多地方的守军听闻黑水军将至,要么望风而逃,要么直接杀死主官,开城迎降。黑水军“仁义之师”、“火器无敌”的名声,以及“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投降不杀”的政策,比他们的军队行进得更快。
偶尔遇到一些负隅顽抗的死硬派,等待他们的便是毫不留情的毁灭性打击。炮火会将城墙连同守军的意志一起彻底粉碎。黑水军用这种方式,冷酷地向所有仍在观望的人传递着一个信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兵锋所指,紫宸门!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黑水军连克三州十七县,控制区域急剧膨胀,兵锋如刀,直插帝国腹地!其前锋精锐,已抵达距离京城最后一道屏障——潼武关不足百里的地方!
消息传回京城,举朝震恐!
金銮殿上,往日里高谈阔论的衮衮诸公,此刻面如死灰,瑟瑟发抖。龙椅上的年轻皇帝,脸色苍白,手指紧紧抓着扶手,指甲几乎要掐进木头里。
败报!败报!全是败报!
十万大军灰飞烟灭!
数位总兵、都督或战死或被俘!
大片疆土沦陷!
逆匪兵锋已近在咫尺!
“废物!都是废物!”皇帝终于失控,将龙案上的奏章一把扫落在地,声音尖利而颤抖,“宇文贺误国!该杀!该千刀万剐!”
殿内鸦雀无声,无人敢接话。恐惧如同实质的阴云,笼罩在每个朝臣心头。他们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那把名为黑水军的利刃,已经架在了他们的脖子上,架在了这个庞大帝国的咽喉上!
“潼武关!潼武关绝不能有失!”皇帝猛地站起来,嘶声道,“调集京营所有兵马!抽调各地勤王之师!死守潼武关!一定要把江辰挡住!否则……否则……”他不敢再说下去。
京城,这座帝国的中枢,前所未有的混乱起来。达官贵人开始秘密转移家产, 把他们的家人秘密送到南方去,粮价飞涨,谣言四起,人心惶惶。一种末日降临的气氛弥漫在空气中。
而在百里之外,黑水军的主力,正如同一片沉重的乌云,携带着雷霆万钧之势,缓缓向潼武关压来。无数的炮车、辎重车、行军队伍,延绵数十里,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
江辰立马于一座小丘之上,遥望着南方那隐约可见的、号称“天下第一关”的潼武关轮廓。那里,将是通往京城的最后一道,也是最坚硬的一道门槛。朝廷必然会集结所有残余的力量,拼死一搏。
一场决定帝国最终命运的大决战,即将在那座古老的关隘下爆发。
黑水军的钢铁洪流,能否一如既往地碾碎一切阻碍?京城的最后屏障,又是否能挡住这来自边陲的毁灭风暴?所有的目光,都聚焦于潼武关。空气中,弥漫着决战前令人窒息的紧张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