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量衡的统一,如同为黑水县的肌体注入了精准的脉搏,使得各个领域的运转变得协调而高效。然而,江辰的视野早已穿透了机械的轰鸣与钢铁的碰撞,投向了那更深层、更基础、也更危险的领域——化学。
他深知,真正强大的工业根基,离不开现代化学的支撑。高品质的钢铁需要脱硫除磷,这需要纯碱;更猛烈的炸药、更高效的染料、甚至未来的电池,都离不开强酸——硫酸和硝酸。这些才是工业王冠上最耀眼也最危险的宝石,是点石成金、也是焚毁一切的禁忌之力。
获取这些基础化工原料,成为比坩埚钢、比镗床更迫切、也更隐秘的任务。这一次,江辰没有在格物院大张旗鼓,而是选择了更隐蔽的方式。
在黑水县衙最深处,靠近山壁的一处废弃窖洞被秘密改造。入口隐蔽,通道曲折,设有三重铁门,由最忠诚的“龙焱营”士兵日夜看守。内部进行了加固,铺设了耐酸的石板,开辟了专门的通风烟道(通向远处伪装成炊烟的石缝)。这里,便是江辰亲手建立的、超越时代的——“秘化学坊”。
参与其中的人员被严格筛选,仅有寥寥数人:王老匠头(因其绝对忠诚和丰富经验)、两名沉默寡言、心思缜密的中年工匠、以及江辰自己。他们被告知在进行一种“炼制特殊药液”的绝密任务,无关人员严禁靠近,违令者格杀勿论。坊内常备大量清水、沙土和碱面,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意外。
第一次尝试,目标——硫酸。
记忆中的方法有两种:接触法和铅室法。后者相对更“古老”和“简易”。江辰选择了铅室法,但在这个时代,连铅板都极为稀缺和昂贵。
“没有铅板,就用陶缸!”江辰做出了变通。他设计了一种嵌套的大型陶缸系统,内缸盛放硫磺和硝石混合物,下方加热;外缸盛水,顶部有盖,引导产生的烟雾(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溶于水。原理简单,但每一步都充满未知和危险。
第一次试验,点火加热内缸。硫磺燃烧,产生刺鼻的蓝色火焰和浓烟(二氧化硫),通过陶管导入外缸水中。然而,溶解效率极低,大部分刺鼻烟雾从缝隙中逸出,呛得人眼泪直流,咳嗽不止。失败。
改进密封,增加烟雾在水中的停留路径(设计了简单的泡罩)。第二次,溶解效果稍好,但得到的液体稀薄,且含有大量杂质,远非想象中的浓硫酸。
温度控制、原料配比、气体吸收效率……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反复摸索。秘化学坊内,终日弥漫着刺鼻的硫磺臭味,众人的眼睛时常被熏得通红,衣物上也沾满了难以洗去的黄色污渍和破洞(被酸雾腐蚀)。挫折感如同坊内弥漫的烟雾,沉重地压在每个人心头。
“将军,这…这毒烟瘴气,真能炼出宝贝?”一名工匠捂着口鼻,声音闷哑,眼中充满了怀疑和恐惧。
江辰的目光却异常坚定,他盯着那不断冒出刺鼻烟雾的陶管,仿佛在看稀世珍宝:“相信我,这烟雾不是毒瘴,是力量!是能化铁蚀金、能推动巨轮、能改变世界的力量!我们现在闻到的,是未来的味道!”
他的信念感染着众人。他们继续埋头苦干,调整参数,像最耐心的猎人,等待猎物上钩。
转机出现在一次偶然。为了增加反应效率,江辰尝试在硫磺硝石混合物中加入了一些氧化铁矿石(作为催化剂的简陋替代)。加热后,产生的烟雾明显增多,颜色也更深。
当这次反应结束后,他们小心翼翼地将外缸中的液体转移到一个特制的陶罐中。液体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却令人不安的油状质感。
江辰用一根打磨光滑的纯银细棒,小心翼翼蘸取了一点液体。
滋——!
一阵轻微却清晰可闻的声音响起!银棒接触液体的部分,瞬间变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