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小燕和四儿去了,我与晴雯、麝月心里仍不踏实。
晴雯性急,跺脚道:“单她两个去,只怕脸皮薄,请不动那两位真神。宝姑娘最是稳重,林姑娘身子又弱,必不肯深夜前来。须得我们亲自去,死活拉了来才妥当!”
我想想也是这个理,便与晴雯忙命一个稳妥的老婆子点上灯笼,二人也出了怡红院,分头去请。
果然,到了蘅芜苑,宝钗已卸了妆,听说来意,便婉拒道:“夜深了,明日再闹吧。”
到了潇湘馆,黛玉也称身上不大爽利。
我们只得软语央求,晴雯更是扯着黛玉的袖子不放,道:“好姑娘,好歹给我们一点体面,略坐一坐,喝一杯寿酒就来,断不敢久留。”如此再三,她们才勉强应了。
那边探春姑娘处,小燕去请,她本就好热闹,听了便欢喜。只是她心思缜密,想着独不请李纨大嫂,倘或明日她知道,面上须不好看,便又命自己的丫头翠墨,同着小燕,再三去将李纨和宝琴一并请了来。
我惦记着香菱,知她白日里受了委屈,又素日与我们交好,便也亲自去蘅芜苑偏房,死活将她拉了来。
这一来,怡红院里顿时济济一堂。
我们忙将炕上又并了一张桌子,方才坐开。
宝玉见黛玉来了,忙不迭地说:“林妹妹怕冷,过这边来靠板壁坐,风吹不着。”
又亲自拿了个软枕给她垫在腰后。我与晴雯、麝月等都不敢上炕,只端了椅子在炕沿下陪着。
黛玉却离那酒桌远远的,只靠着引枕,苍白的脸上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讥诮笑意,向宝钗、李纨、探春道:“你们平日里总说人家夜聚饮博,不成体统,今儿我们自己也这样,看以后还怎么说人?”
李纨闻言笑道:“这有何妨。一年之中,不过生日节下如此偶然一乐,并非夜夜如此,算不得逾矩。”她这话,算是给这夜间小聚定了性,大家心下稍安。
这时,晴雯早已按捺不住,取了一个竹雕的签筒来,里面装着象牙刻的花名签子,哗啦啦摇了一摇,放在桌子当中。
又取过骰子来,盛在盒内,请宝玉先掷。宝玉信手一摇,揭开是五点,依次数去,恰是宝钗。
宝钗便笑道:“既是我先来,不知手气如何,抓出个什么来。”
说着,将那竹筒轻轻摇动,伸手从里面掣出一根签来。
众人探身去看,只见那签上刻着一枝秾艳的牡丹,题着“艳冠群芳”四个字。
”
又有一行小注云:“在席共贺一杯。此为群芳之冠,随意命人不拘诗词雅谑,道一则以侑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