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见留下平儿过生日的事已得凤姐首肯,便兴致勃勃地筹划起来。
她笑着对众人道:“可巧了!我听说今儿里头大厨房不预备各房的份例饭食,一应分子,另开一席?也不必劳动外头那些人,我看就叫柳家的进来,单在咱们园内的小厨房里收拾两桌酒席,既干净,又便宜,大家觉得可好?”
众人正愁这生日过得不够热闹,听得此议,纷纷拍手称是,都说:“三姑娘想得周到!这样最好不过!”
探春见无人反对,便一面遣小丫头子分头去问李纨、宝钗、黛玉的意思,一面又派人去传柳家的进来。
那柳家的经历了前日的风波,正是惊魂未定,小心翼翼的时候,听得三姑娘传唤,不知又是何事,忙不迭地赶了来。
探春吩咐她道:“柳嫂子,今儿晌午,你就在咱们内厨房里,好生收拾两桌像样的酒席出来。”
柳家的听了,有些疑惑,陪着小心回道:“回三姑娘,今儿的饭食,外头大厨房已然预备下了,可是不合姑娘们的口味?”
探春笑道:“你哪里知道!外头预备的是府里的定例。今儿是咱们平姑娘的好日子,我们姐妹们私下凑了分子,单另给他过生日呢!你只管拣那新鲜巧样的菜蔬,用心预备了来。回头开了帐,一应花费,只管到我这里来领钱便是。”
柳家的这才恍然大悟,脸上立刻堆满了笑容,转向平儿道:“哎呦!原来今儿也是平姑娘的千秋!我这蠢材竟不知道,该死,该死!” 说着,便要跪下给平儿磕头。
平儿忙伸手拦住,连声道:“快别如此!劳动嫂子辛苦才是。”
柳家的口中连连说着“不辛苦,应当的”,欢天喜地地退出去张罗了。
能得这份差事,在她看来,无疑是重新得了主子们的信任,自然是打起十二分精神去办。
这里探春又邀了宝玉,一同到园中厅上先去吃寿面。
不多时,李纨、宝钗也都来了。又遣人去请薛姨妈与黛玉。
幸而近日天气和暖,黛玉的身子也渐次痊愈,竟也扶着紫鹃的手来了。
一时间,厅上花团锦簇,珠围翠绕,挤了满满一厅的人,说笑声不绝于耳,真是难得的盛会。
谁知这时,薛蝌又派人送来了巾、扇、香、帛四色寿礼给宝玉。
宝玉于是告了罪,暂离姐妹们,过去陪薛蝌吃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