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红楼梦之花袭人准姨娘上位记 > 第189章 慧婢冷眼观世态,钗言如蜜训群芳

第189章 慧婢冷眼观世态,钗言如蜜训群芳(2 / 2)

她沉吟一下,又问,“只是,忘了问你,究竟当在哪家了?”

邢岫烟脸上飞起两朵红云,声如蚊蚋:“叫做恒舒典,是鼓楼西大街的那家。”

宝钗一听,竟“噗嗤”一声笑了出来,那笑容里带着几分意料之外的戏谑:“这可真是‘闹在一家去了’!这恒舒典,原是我们家的买卖。伙计们若是知道了,岂不有趣?只怕要私下笑说:‘哟,人还没过来,衣裳倒先过来了’。”

岫烟一听,那脸顿时红得像要滴出血来,窘得几乎要找个地缝钻进去。原来她典当衣裳,竟典当到了未来夫家的铺子里!

鼓楼西大街虽大,可薛家那般字号……或许真是巧合吧。可她偏要这般直白地说破,点明那“人没过来,衣裳先过来”的尴尬,让岫烟无地自容。

这固然是玩笑,可这玩笑底下,是否也藏着一种不动声色的提醒?提醒岫烟,也提醒可能听闻此事的旁人,她薛宝钗,才是与那“恒舒典”,与那薛家,息息相关的主人。而岫烟,乃至其他任何人,终究是依附着这些的。

宝钗见岫烟羞得厉害,便止了笑,又温言宽慰了两句,方才别过,往潇湘馆方向去了。邢岫烟也低着头,匆匆往另一头走。

我这才从廊柱后转出身,望着宝钗远去的那条花径,心下思绪纷杂。她去潇湘馆了。

方才那番对邢姑娘的“教导”,那些关于“守分”、“俭省”、“一时一时”的话,此刻她又要去对林姑娘说么?

自然不会是同样的言辞,或许是关切林姑娘的病体,劝她少费神,少忧思,莫要在诗词上过于劳心,又或是问问燕窝吃了可还受用,说着“我们这样的人家,虽比不得先时,这些东西到底还不缺”之类的话。

宝姑娘对林姑娘,向来是极好的,嘘寒问暖,送糖送燕窝,比亲姐妹还上心。

可不知为何,我总觉得,那份好里,总透着一股居高临下的周全。她像一位耐心极好的先生,不断地、用最温和的方式,告诉着林姑娘,什么是“规矩”,什么是“本分”,什么是她这样处境的人应有的“分寸”。

林姑娘那般水晶心肝玻璃人儿,未必感受不到。

只是宝姑娘的言行,处处占着“理”字,体贴、周全、顾全大局,让你挑不出一点错处。

那是一种绵里藏针的规训,比任何明刀明枪都更难应付。它慢慢消磨你的棱角,软化你的孤傲,让你不知不觉中,认同她那套“从实守分”的秩序。

我端着那盏或许已经微凉的老君眉,慢慢往回走。

阳光透过繁密的枝叶,在脚下洒下斑驳的光影,明暗交错,一如这大观园里的人心。

宝姑娘就像这春日,温暖和煦,滋养万物,可谁也说不准,那暖阳背后,是否也藏着倒春寒的料峭。

她心思之沉,谋划之深,便如那蘅芜苑里奇草仙藤,看着苍翠喜人,内里却盘根错节,深不可测。她今日能如此规训邢岫烟,异日……我打了个寒噤,不敢再深想下去。

只是忽然记起,那日听小丫头们嘀咕,说宝姑娘劝林姑娘少看《西厢》、《牡丹》那等“杂书”,说是“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

当时只觉是姐姐关心妹妹,此刻想来,那“移了性情”四字,何尝不是一种更深、更隐晦的规训呢?要将那孤标傲世的仙草,规训成合乎这庭院尺度的、懂事守分的闺秀。

这园子,终究是太深了。我这样的丫头,能做的,也不过是看着,听着,然后守好自己的本分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