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着二爷一路同行。
宝玉捧着枝红梅进来,满身还带着寒气。众丫鬟忙接过梅枝插入瓶中,那胭脂色的花瓣在暖阁里愈发娇艳。
“可算回来了。”探春递过一盅暖酒,“快驱驱寒。”
我上前替他解下蓑笠,悄声道:“二爷这趟去得可久。”
他抿了口酒,眼角还带着些微红晕:“为这枝梅花,费了好些工夫呢。”
这时各房丫鬟都送来了厚衣裳,我也将备好的狐腋褂递过去。
李纨命人端来蒸芋头并各色果品,特意吩咐:“给平儿姑娘也送一份去。”
湘云早等不及了,拉着宝玉说诗题。宝玉求饶道:“好妹妹,别限韵了,让我自在些作罢。”
众人正赏梅时,岫烟、李纹、宝琴三人的诗都已写成。大家传看称赞,都说宝琴那首最佳。宝玉见她年纪虽小却才思敏捷,不禁多看了两眼。
宝钗笑道:“三首各有千秋。只是云儿和颦儿,你们平日捉弄我也罢了,如今又盯上琴儿了?”
李纨问宝玉:“你的诗可有了?”
宝玉正凝神望着那枝红梅出神,闻言忙道:“方才有了灵感,被这三首好诗一惊,又忘了。”
湘云便取过火箸击打手炉:“我击鼓催诗,若鼓声停了还作不出,可要罚酒。”
黛玉早已铺开笺纸,提笔道:“你念,我写。”
宝玉缓缓踱步,目光仍不离那枝红梅,沉吟道:
“酒未开樽句未裁,”
黛玉写下,微微摇头:“起得平常。”
湘云急急击鼓,宝玉不慌不忙续道:
“寻春问腊到蓬莱。”
黛玉笔尖一顿,与湘云对视一眼,皆露出讶色。
“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
黛玉边写边轻声道:“这两句倒别致。”
我站在一旁,却见宝玉念到“嫦娥”二字时,指尖轻轻摩挲着袖口,那神情不似平常。
湘云催得更急,宝玉深吸一口气,声音忽然低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