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我往潇湘馆送新制的笔套,才进院门就听见香菱清脆的声音:......这字似无理,字似太俗,可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
隔着湘竹帘望去,只见香菱捧着诗卷坐在黛玉跟前,眼睛亮得像浸了水的黑曜石。黛玉歪在榻上,苍白的脸上难得有了笑意:这话有了些意思。
我悄悄放下帘子,不忍打扰这般光景。自香菱搬进园子,整个人都鲜活起来。前儿还见她蹲在池边对着一片落叶发呆,那认真模样,倒比在薛家时更像个人了。
袭人姐姐来了?紫鹃从里间出来,见我站在廊下,忙让进屋。
香菱见了我,兴冲冲道:好姐姐,你评评理。林姑娘说陆放翁的诗浅近,可我瞧着‘古砚微凹聚墨多’这句再真没有了。
我笑道:我哪里懂这些,连平仄都分不清呢。
正说着,宝玉和探春也来了。听说香菱在学诗,宝玉拍手笑道:可见天地至公!偏是这么个人,倒要脱胎换骨了。
探春打趣要请香菱入诗社,香菱慌得直摆手。
袭人,宝玉忽然唤我,你去把我屋里那方松花砚取来给香菱使。
我应声去了。回来时见香菱已在灯下写诗,黛玉在一旁指点。宝钗不知何时也来了,站在窗外静静看着。
姑娘不进去?我轻声问。
宝钗淡淡道:由她闹去。可我看她手中帕子绞得死紧。
夜里我去蘅芜苑送衣裳,听见宝钗对莺儿说:......到底是甄家的血脉,装傻充愣这些年,一见诗书就现了原形。
我心中一惊。甄家?莫非香菱就是当年失踪的甄英莲?
第二日香菱果然茶饭不思,坐在山石上出神。宝钗远远瞧着,对平儿叹道:我原说要她静静心,谁知反倒招魔了。
平儿笑道:姑娘何必操心,横竖有林姑娘教导。
宝钗蹙眉:你不知,她这般模样......倒让我想起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