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老黄牛的投名状(2 / 2)

众人七嘴八舌,提的都是些不痛不痒的废话。刘镇长靠在椅背上,面无表情地听着,目光却时不时地瞟向角落里的陈默和黄建国。

陈默正襟危坐,眼观鼻,鼻观心,仿佛这一切都与他无关。

终于,刘镇长像是失去了耐心,他清了清嗓子,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

他的目光,落在了黄建国身上。

“黄建国同志。”

老黄一个激灵,猛地站了起来,茶杯里的水都晃了出来:“到!镇长!”

全会议室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个小老头身上,大多带着疑惑和不解。

“你来镇里多少年了?”刘镇长问道。

“报告镇长,三十三年零七个月。”黄建国回答得一丝不苟。

“好。”刘镇长点点头,“那你对红星砖厂那块地,有什么印象?”

这个问题,仿佛一个开关,瞬间激活了黄建国脑中那个尘封的数据库。他刚才的紧张和局促一扫而空,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眼神里透出一种属于专业人士的自信。

“镇长,红星砖厂那块地,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

他一开口,就把所有人都镇住了。

“复杂,是因为它的所有权变更,横跨了三个时期。最早的地契底根,是光绪三十二年,当时的地主叫王麻子,后来他把地卖给了镇上的‘德源祥’布庄。这份契约,就在档案室三号柜,乙字卷的第七册里,我上个月整理档案时还见过。”

“民国十七年,因为下游修水坝,河道被动改道,‘德源祥’和另外几家商号因为土地淹没和边界问题,在县里打过一场官司。这场官司的判决书,县志里有明确记载。判决结果是,以河中心线为界,但同时标注了河道改道前的界碑石位置。那块界碑石,我小时候还在那玩过,就在现在砖厂取料坑的东南角,一棵大柳树

“最关键的,是五八年公私合营。当时全镇所有工商企业,都做了一份详细的清产核资。红星砖厂的前身,就是那时候由几家小窑厂合并的。那份清产核资总表里,对这块地的四至范围、面积、附着物,都有最精确的测绘记录。这份总表,是绝密件,一直锁在档案室最馆,另一把……”

黄建国顿了顿,从自己那身旧中山装的内兜里,掏出了一串钥匙,其中一把锈迹斑斑的铜钥匙,在灯光下闪着光。

“……另一把,在这里。”

整个会议室,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个平日里毫不起眼的小老头。那些副镇长、科室主任,此刻的表情像是见了鬼。

他们讨论了半天都理不出头绪的死结,在这个老头嘴里,被三言两语就剖析得清清楚楚,人证、物证、关键文件,甚至连文件的具体位置都说得明明白白。

这不是活字典是什么?这是个人形GpS啊!

陈默坐在那里,嘴角微微上扬。

他送给老黄的那本绝版书,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个信号,一次“唤醒”。他相信,一个能把毕生心血倾注在故纸堆里的人,绝不甘心就这么默默无闻地退休。他需要的,只是一个舞台,一个让他发光的机会。

现在,机会来了。

刘镇长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今天第一个真诚的笑容。他带头鼓起了掌。

“好!好啊!黄建不愧是我们青石镇的活字典!”他站起身,走到黄建国身边,亲切地拍着他的肩膀,“同志们,专业的事情,就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办!我提议,立刻成立‘青石镇历史土地问题核查工作小组’,由黄建国同志担任组长,全权负责此事!各部门必须无条件配合!务必在一周之内,拿出一份权责清晰、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核查报告!”

任命一出,满座皆惊。

一个资料室管理员,一步登天,成了一个专项工作组的组长,还有了“全权负责”的尚方宝剑。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在刘镇长、陈默和黄建国三人之间来回扫视。

他们再迟钝,也嗅出了一丝不寻常的味道。

刘镇长把这一切尽收眼底,心中冷笑。

陈默,你以为你赢了?

你推出一个黄建国,看似是给我解决了难题,实则是想在我的人事布局里,硬塞进一根钉子。

你想让他当副镇长?

可以。

但这盘棋,既然是你开的局,那我就陪你玩到底。我倒要看看,你这颗棋子,最后是听你的,还是听我这个镇长的。

会议结束,陈默走出会议室,脑海中,账本悄然翻动。

【人情投资对象:黄建国。】

【事件触发:担任核查小组组长,威望值+100,潜力评估小幅提升。】

【预计回报率:3000% -> 3500%】

陈默的目光,越过走廊,落在了正被一群人围着恭维的黄建国身上。老黄有些手足无措,但腰杆,却比之前挺直了许多。

就在这时,陈默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一条短信,来自一个陌生的号码。

短信内容只有一句话。

“陈助理,釜底抽薪,我帮你添了把柴。但火烧得太旺,容易烧到自己人。刘镇长这只笑面虎,怕是已经盯上你了。”

陈默的瞳孔,瞬间收缩。

ps:这个神秘的短信是谁发的?是敌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