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话语如同春风,瞬间化解了小虾兵的尴尬,也让其他原本有些紧张的听众会心一笑,气氛顿时轻松了不少。那小虾兵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嘿嘿笑了两声,但再听讲时,眼神却比之前专注了许多,少了敷衍,多了几分真心的聆听。
白芷继续开讲,这次的话题是“明辨是非”。
“……世间有正便有邪,有如阳光般温暖的力量,也有如深渊般冰冷的恶意。我等修行,无论是修佛、修道,还是修持自身血脉,首要便是炼就一双慧眼,能分辨清浊,识别真伪。不可因权势而盲从,不可因恐惧而失据。需知,真正的力量,源于内心的正直与坚守,而非外界的强权与压迫……”
她的话语依旧平和,但落在某些有心人耳中,却如同暮鼓晨钟。一些兵将想起了龙王近日愈发暴戾无常的举动,想起了那些天庭使者看似平和实则冷漠的眼神,再对比此刻感受到的这份宁静与慈悲,心中不禁泛起涟漪。
“……守护本心,并非易事。尤其在浊浪滔天之时,随波逐流似乎更为轻松。但正是这份于逆境中对良善、对光明的坚守,才彰显出生命的尊严与价值。譬如一盏灯,在白昼或许不显,但在暗夜之中,却能照亮一方天地,指引迷途之人……”
讲经持续了约半个时辰。结束时,许多龙宫仆从竟有些意犹未尽。他们起身向白芷行礼告退时,眼神已然发生了变化。少了几分最初的戒备与疏离,多了几分发自内心的感激与尊敬。那萦绕在他们眉宇间的郁气,似乎也淡去了不少。
“多谢法师讲经,小的感觉……心里舒坦多了。”一位年长的蚌女嬷嬷在离开时,悄悄对白芷说道,眼中带着真诚的谢意。
“法师,您明天还讲吗?”那小虾兵鼓足勇气,红着脸(大概是激动的)问道。
白芷含笑点头:“若诸位有心,贫尼自当尽力。”
于是,这“佛法讲堂”便悄然在龙宫底层仆从和低阶兵将中传开了。起初是任务,后来渐渐变成了许多人每日期待的片刻宁静。甚至一些并非肩负监视任务,但同样感受到龙宫压抑氛围的仆从,也想办法托关系、找理由,希望能来澄心水榭听上一段。
白芷来者不拒。她根据听众的不同,调整着讲述的内容和方式。有时会讲述一些蕴含智慧的小故事,有时会带领大家进行简单的静坐调息,核心始终围绕着静心、明辨、坚守本心。她从不刻意诋毁龙王或天庭使者,也从不煽动反抗,只是用佛法最本源的力量,去净化、去安抚、去唤醒这些被压抑灵魂深处对安宁与光明的向往。
效果是潜移默化,却真实存在的。
负责送餐的蚌女,送来的食物不再是仅仅完成任务,偶尔会多一碟精心制作的素点心,眼神中也带着善意的微笑。
轮值守卫水?院的兵将,虽然依旧恪尽职守,但偶尔与苏岩等人目光交汇时,不再是一片冰冷的审视,而是微微颔首,甚至在某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上,会“恰好”背过身去,或者“暂时”失聪。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接触,白芷,乃至整个团队,获得了一些零碎却宝贵的信息。比如,哪位将军最近脾气特别暴躁,可能与潜渊殿的异动有关;比如,迎仙阁的使者似乎对龙宫的藏书阁很感兴趣,经常借阅一些关于上古海渊和祭祀仪典的典籍;又比如,祖龙祭坛附近的守卫最近又增加了一倍,而且都是龙王和使者身边的亲信……
这些信息汇聚起来,与苏岩、墨痕他们获取的情报相互印证,使得团队对龙宫局势的把握更加清晰。
这一日,讲经结束后,白芷静坐调息,回顾着近日所得。窗外,是龙宫永恒的、带着压抑的瑰丽夜景。但她知道,在这片深海之下,一丝微小的改变正在发生。如同在坚硬的冰面上凿开了一个小孔,清澈的泉水正悄然涌入。这份由佛法带来的宁静与善意,或许无法立刻扭转乾坤,但它正在一点点瓦解敌人对龙宫底层的控制基础,为未来可能到来的风暴,埋下了一颗充满变数的种子。
而她自身,在这日复一日的讲经、安抚他人心神的过程中,对佛法的理解也更加圆融通透。那琉璃宝塔般的佛心,在浊世之中,愈发晶莹坚固,外邪难侵,内照分明。她散发出的佛光,也愈发纯净柔和,带着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坚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