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调研会议上的这股“春风”,几乎是以光速吹遍了明珠大学的校园。
尤其是物理学院和相关职能部门。
当天下午,物理学院学术委员会就“突然”召开了一次临时会议。
会议由德高望重的委员会主任,一位早已半退休的老院士亲自主持。
会议上,老院士罕见地发了火,拍着桌子质问秘书处,为什么一份“论证充分、需求迫切”的少年班项目申请报告,被积压了数日之久?强调学术委员会必须秉持公心,不能成为某些人搞“学术小山头”的工具!
秘书处那位面色冷淡的女秘书,这次再也无法保持淡定,脸色煞白,连连解释是“工作疏忽”,“流程不熟”。
几乎是同一时间,学校设备管理处的处长,亲自带着几名工作人员,来到了少年班那间略显寒酸的计算机房,态度前所未有的客气。
“周老师,各位同学,实在抱歉!之前的工作存在一些沟通不畅的地方。”处长满脸堆笑,“你们申请的那批高性能计算服务器,我们已经协调好了!刘教授那边也表示了理解和支持,愿意优先保障少年班项目的需求。
设备今天晚上就可以完成调试,分配给你们专用的计算节点!后续如果有任何技术问题,随时联系我,我亲自督办!”
这前后反差巨大的态度,让周铸和在场的学生们都有些懵了。
尤其是赵文武,看着前几天还高高在上的处长,此刻赔着笑脸的样子,心里简直爽翻了天,忍不住偷偷对袁凡竖了个大拇指,低声道:“哥们儿,牛逼!肯定是你的报告起作用了!不对,是……是你家……”他后面的话没敢说出来,但眼神里的意思很明显。
袁凡依旧是那副平静的样子,仿佛这一切都在预料之中。他只是对处长礼貌地点了点头:“谢谢处长,麻烦您了。”
他心里清楚,仅仅凭他们那份报告,或许最终也能解决问题,但绝不可能如此迅速、如此彻底。
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来自更高层面的、那场会议上看似不经意却力道千钧的“关注”。
爷爷袁泽,并没有直接出手干预,他只是在一个恰当的时机,提出了一个恰当的问题,便如同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引发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这就是“势”的力量。润物细无声,却足以让冰封的河面,悄然开裂。
……
设备问题迎刃而解,项目组欢欣鼓舞,立刻投入到紧张的计算模拟中。
新服务器的效率远超预期,原本需要数天甚至更久才能完成的任务,现在可能只需要几个小时。
然而,事情并未就此结束。
周五上午,袁凡接到了辅导员宋婉婷的通知,让他去一趟陈庚院士的办公室。
陈庚院士的办公室在物理学院老楼的最顶层,房间不大,堆满了书籍和期刊,空气中弥漫着旧纸张和咖啡混合的味道。
陈院士坐在宽大的书桌后,看到袁凡进来,指了指对面的椅子。
“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