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硬核破壁(2 / 2)

他知道这很冒险,但他相信袁省长有足够的智慧判断其中的利害。

就在他将加密的备忘录发送给李伟后不久,他的办公桌电话响了。是一个陌生的内部号码。

“喂,是陈浪同志吗?”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温和而略显苍老的声音。

“我是,您哪位?”

“我姓郑,省政协的。”对方自报家门,语气很是亲切,“小陈啊,听说你工作很努力,能力也很强,年轻人很不错嘛。”

陈浪心中猛地一紧。省政协?郑?他迅速在脑海中搜索,省政协确实有位姓郑的副主席,资历很老,以前也担任过重要职务,门生遍布各地,据说……与那位退居二线的老领导关系密切。

“郑主席您好,您过奖了,我只是做好本职工作。”陈浪保持着恭敬和距离。

“呵呵,谦虚是美德。”郑主席笑了笑,话锋却微微一转,“不过啊,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

有些水啊,看着浅,实际深得很,贸然趟进去,容易湿了鞋,甚至……呛着水啊。还是要多看多听,稳扎稳打,你说是不是?”

这看似关心和提点的话语,听在陈浪耳中,却如同冰冷的警告!

对方显然知道他在关注什么,甚至可能察觉到了他向袁天的汇报!这是在敲打他,让他“适可而止”!

“谢谢郑主席关心,您的教诲我记住了。”陈浪不动声色地回应,后背却惊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

挂断电话,陈浪知道,自己已经被某些人盯上了。这只隐藏的黑手,能量比他想象的还要大,触角还要深。

……

常务副省长办公室,袁天看完了陈浪那份言简意赅却信息量巨大的备忘录,又听李伟汇报了郑主席给陈浪打来那个意味深长的电话。

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

陈浪的发现,印证了他之前的一些猜测。新的势力想火中取栗,这并不奇怪。关键在于如何应对。

他拿起电话,直接打给了省发改委主任:“之前我们讨论的,关于对全省矿产资源,尤其是清河市等重点矿区,进行新一轮的、更严格的环保、安全、税收综合核查和整合升级的方案,准备得怎么样了?”

“袁省长,方案已经基本成熟,只是……这个时候推动,涉及面广,触动利益大,会不会……”发改委主任有些犹豫。

“正因为触动利益,才更要推动!”袁天的语气斩钉截铁,“这不是针对谁,而是为了汉东资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绿水青山!

你立刻把方案进一步完善,我会在最近的省政府常务会议上正式提出。我们要用堂堂正正的‘阳谋’,来挤压那些试图在灰色地带兴风作浪的空间!”

挂断电话,袁天目光深邃。王海山在寻找突破境外资金壁垒的“奇兵”,他就要在境内,用合规合法的产业政策和监管手段,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压缩对手的活动空间。这叫“奇正相合”。

几乎在同一时间,王海山也接到了于圣遗关于陈浪发现和接到警告电话的汇报。他沉默了片刻,对于圣遗说道:“告诉袁天同志,他那边按计划推进。

省政协的老同志嘛……关心年轻干部成长是好事。其他的,我心里有数。”

这番话,既是给袁天吃定心丸,也是表明他会处理好来自其他层面的干扰。

两人之间,再次展现出一种无须言说的默契。

……

汉东的局势,如同这腊月的天气,在极寒中酝酿着变数。

王海山亲自进京汇报,为突破境外资金调查争取尚方宝剑;钟顾问带领的团队则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具体的技术方案和沟通策略。

袁天主导的全省矿产资源综合核查整合方案,在省政府层面引发了激烈的讨论和暗流涌动,尤其是清河市方面,反应异常“积极”,不断派人到省里汇报沟通,试图影响方案的细节。

陈浪在接到警告电话后,变得更加沉默和谨慎,但观察和思考并未停止,他像一匹孤狼,在黑暗中警惕地注视着周围的动静。

那只隐藏的黑手,在发动舆论攻击和人身威胁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后,似乎也暂时收敛了锋芒,转而更加专注于在体制内寻找代理人,在政策执行层面进行软抵抗,并加速进行自身利益的切割和转移。

省委大院内外,一种暴风雨来临前的短暂平静降临了。

但这平静之下,是双方都在调兵遣将、积蓄力量的最后准备。

王海山的“硬核破壁”计划,如同一柄已经举起、即将刺向敌人心脏的利剑;而袁天的“阳谋”推进,则像是在敌人周围布下了一张不断收紧的大网。

所有人都能感觉到,决定汉东未来命运走向的终极对决,已经近在咫尺。

破晓前最黑暗的时刻,即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