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民心所向!(2 / 2)

而比任何上级肯定和资源松动更让袁天感到踏实和有力的,是那来自街头巷尾、田间地头的民心所向。

暴雨过后,袁天继续坚持他的“下沉”策略,频繁出现在灾后重建的工地、受灾群众的临时安置点、以及恢复生产的工厂企业。

在城北老工业区,那些曾经迷茫的老师傅们,看到袁天再次到来,眼神中充满了与以往不同的信任和热切。

“袁市长,您放心!共享车间的点子我们琢磨了,觉得可行!只要政府肯搭台,我们这帮老骨头,一定把活儿干得漂漂亮亮!”

“对!不能让您和政府白为我们操心!”

袁天提出的“共享精工车间”构想,在抗灾过程中展现出的政府高效组织能力加持下,获得了更多老企业和老师的认同,推进速度明显加快。

在“杨柳”片区,居民们看到袁天,就像看到亲人一样,围上来七嘴八舌地说着家里的变化,表达着感激。

“袁市长,多亏了之前修了下水道,这次家里才没被淹得太厉害!”

“路灯亮了,晚上出门心里踏实多了!”

“听说小广场马上也要动工了?太好了!”

这些朴实的话语,比任何奖章和文件都更能证明工作的价值。

甚至在一次袁天乘坐公务车等红灯时,旁边一辆私家车的司机认出了他,激动地摇下车窗,大声喊道:“袁市长!谢谢您!这次多亏了您!”引得周围车辆纷纷鸣笛致意。

这种发自内心的拥戴,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无形的力量,成为了袁天应对一切挑战最坚实的后盾。

它让那些隐藏在暗处的冷箭变得苍白无力,也让袁天更加坚定了自己“为民服务”的初心和“深耕基层”的路径。

民心所向,大道可行。

新的契机,已在眼前。

袁天站在新的起点上,目光越过尚未完全散尽的灾后尘埃,投向了那更加波澜壮阔的未来。

他知道,前路依然不会平坦,但拥有了民心这块最坚实的基石,和部委肯定这把锋利的宝剑,他将更有信心和能力,去斩断一切束缚,带领京州驶向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