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思索!(2 / 2)

“马主任的思路很务实,也很有操作性。”袁天肯定道,“超算中心的替代方案预研,你尽快和科技局沟通,让他们拿出具体方案报我。资金的问题……”他略一沉吟,“我来想办法。你这边继续盯紧项目主体,确保其他环节不掉链子。”

马国强眼中闪过一丝亮光,用力点头:“明白,袁市长!您放心!”

马国强刚走没多久,科学技术局局长吕孟庆便掐着点到了。他脸上依旧挂着那副无懈可击的恭敬笑容,手里拿着一个厚厚的文件夹。

“袁市长,打扰您了。”吕孟庆微微躬身,“上午会上时间有限,关于您关心的几个专项工作,我回去后又组织局里骨干进行了深入研讨,形成了一些更具体的推进思路,特来向您详细汇报。”

他打开文件夹,开始滔滔不绝地阐述起来,从国际前沿趋势到国内政策导向,从京州产业基础到未来宏伟蓝图,引经据典,数据详实,ppt做得极其精美,逻辑听起来也无比顺畅。

然而,当袁天将话题再次引向那个进展迟缓的半导体材料攻关项目,并具体询问核心研发团队负责人近期的工作状态和遇到的实验瓶颈时,吕孟庆流畅的汇报节奏明显顿了一下。

他扶了扶金丝眼镜,笑容不变:“这个……团队负责人陈教授是业内权威,工作热情很高!至于具体实验瓶颈嘛……科研工作有其特殊性,有些数据还在分析中,陈教授那边可能……嗯,出于严谨,暂时没有形成最终报告。袁市长您放心,我们局里会持续跟进,敦促他们尽快拿出阶段性成果!”

又是“持续跟进”,又是“尽快拿出”。袁天看着吕孟庆那张诚恳的脸,心中了然。这位吕局长,汇报的艺术已臻化境,能把“毫无进展”包装成“持续努力”,能把“推诿拖延”演绎成“严谨负责”。

他需要的不是这些漂亮的泡沫,而是扎扎实实凿穿壁垒的钻头。

“吕局长,”袁天打断了他的“艺术表演”,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陈教授那边,我明天上午亲自去实验室看看。你安排一下。

另外,你刚才提到的那个与沿海联合举办国际创新论坛的方案,立意很好。

但预算草案里,嘉宾邀请和会场布置的费用占比过高,核心的产学研对接、技术路演环节投入反而不足。

方案打回去,重新调整,压缩虚的,做实内容。下周一把修改稿报给我。”

吕孟庆脸上的笑容终于出现了一丝裂痕,虽然瞬间就修复了,但眼神里的错愕和一闪而过的不快没能完全掩住。

“是,是,袁市长批评得对!我们马上落实,重新调整!”他忙不迭地应承,合上文件夹的动作略显仓促。

……

暮色四合,华灯初上。喧嚣了一天的市政府大楼渐渐安静下来,只剩下走廊里零星亮着的灯光和值班人员轻微的脚步声。袁天办公室的灯还亮着。

他拒绝了小秦订餐的建议,独自留在办公室里。

桌上摊开的是那份被财政局打了问号的“智能传感器产业孵化加速基金”方案。窗外,京州的夜景璀璨夺目,霓虹勾勒出城市的骨骼与欲望。但在这片繁华之下,无形的壁垒正森然矗立。

袁天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父亲那句“还行,没丢人”再次在耳边响起。这简单的五个字,此刻却重若千钧。

它不仅是评价,更是一种鞭策,一种沉甸甸的期许。他袁天,不能仅仅满足于“没丢人”。他要在这潭深水里,砸出自己的浪花,趟出一条路来。

他睁开眼,目光锐利如刀,落在方案中财政局质疑的核心点上——基金市场化募资的可行性。钱铎的质疑,看似专业严谨,实则建立在一种固化的、对京州本土资本缺乏信心的思维上。

他拿起笔,在方案空白处飞快地写下几行字:

“跳出传统财政依赖思维。联合深港创投协会?借力秦西产业资本溢出?母亲王小莎旗下国际资本能否以市场化方式引导入场?(需严格规避关联)可行性再论证!

重点:挖掘京州本土隐形冠军企业、有产业背景的民间资本参与意愿!由发改、科技牵头,一周内摸清底数!”

笔尖划过纸张,沙沙作响。这不仅仅是对一份方案的修改,更是向那堵无形壁垒发起的一次无声冲锋。

他不仅要找到撬动资金的杠杆,更要找到撬动京州这潭深水、撬动那些盘踞在要害位置上“老京州”们固化思维的支点。

夜更深了。袁天办公室的灯光,如同孤悬在权力海洋中的一座灯塔,穿透京州沉沉的夜幕,微弱却异常坚定。

窗玻璃上,清晰地映出他年轻而沉毅的脸庞,以及那双投向更复杂、更广阔战场的深邃眼眸。青江的水,依旧在窗外无声奔流,而水面之下,暗涌已开始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