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晋升常务,直面对手(2 / 2)

他清了清嗓子,脸上那抹笑意似乎加深了些许,目光却锐利如刀锋,直直地刺向袁天。

“田书记对袁天同志的评价,很中肯。”钟晓亮的声音不高,带着一种圆滑的腔调,每一个字都仿佛在舌尖上掂量过,“袁副市长年轻有为,干劲十足,为赤阳的招商工作确实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一点,我这个市长,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

他话锋一转,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交叉放在桌面上,指关节轻轻敲击着光滑的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像某种倒计时的钟摆。

“不过嘛,”他拖长了调子,“常务副市长这个位置,不同于单纯的分管领域。它要求更高,视野要更宏观,协调能力要更强,尤其是…要更懂得把握全局的‘平衡’和‘节奏’。

袁天同志毕竟在市一级领导岗位上历练的时间还不算长,基层的‘水’有多深,‘风’有多急,可能还需要更长时间的体悟。

我担心,骤然压上这么重的担子,会不会操之过急?会不会…欲速则不达啊?”

他最后几个字说得语重心长,目光扫过在座的几位常委,尤其是分管党群、组织工作的副书记姜安正,以及纪委书记闫家祥。

那眼神里的意味不言自明:提拔太快,根基不稳,于公于私,未必是福。

袁天依旧保持着端正的坐姿,眼观鼻,鼻观心,仿佛钟晓亮口中那个被质疑能力的人并非自己。

只有他搁在膝盖上的左手,在桌下无人看见的地方,拇指的指甲深深掐进了食指的指腹,带来一丝尖锐的痛感,提醒着他保持绝对的清醒和冷静。

田诺书记的力挺,钟晓亮的明褒暗贬,如同一股汹涌的暗流在他身下涌动。他知道,这常务副市长的位置,从来就不是水到渠成的奖赏,而是踏入真正权力角斗场的入场券,更是钟晓亮阵营眼中必须拔除的钉子。对方绝不会轻易放手。

“晓亮市长的顾虑,有一定道理。”田诺接过话头,语气依旧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定力,“干部的成长需要台阶,也需要压担子。袁天同志在林城县担任县长期间,成功处理了化工污染危机,展现了很强的临机决断和复杂局面驾驭能力。

在副市长岗位上,其统筹协调能力也是经过了实践检验的。我们讲干部年轻化、专业化,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

省委的精神很明确,就是要大胆使用像袁天这样有实绩、有潜力、敢担当的年轻干部。至于‘平衡’和‘节奏’,我相信袁天同志在新的岗位上,在市委的领导和晓亮市长的直接指导下,会很快掌握。”

田诺的话滴水不漏,既肯定了袁天过往的政绩和能力,又抬出了省委的精神,同时给了钟晓亮一个“指导”的台阶,堵住了对方可能的进一步发难。

钟晓亮脸上的笑容淡了些,眼底的阴霾更重。他端起杯子又喝了一口水,喉结滚动了一下,像是在吞咽某种难以言说的不快。

他明白,田诺这是铁了心要推袁天上去,而且搬出了省委的大旗。在常委会上,田诺作为书记拥有最终拍板权,加上组织部长、纪委书记等关键常委明显倾向于支持田诺的意见,他若再强行反对,不仅难以奏效,反而会显得自己格局太小,打压后进。

短暂的沉默后,钟晓亮扯了扯嘴角,露出一抹更深的、却毫无温度的笑容,那笑容像一张精心描绘的面具:“田书记高瞻远瞩,考虑周全。既然书记和省委都这么看好袁天同志,我作为市长,自然是全力支持,配合好袁天同志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希望袁副市长…哦不,很快就是袁常务了,”

他特意加重了这个称谓,目光转向袁天,带着一丝居高临下的审视,“希望你能不负众望,真正担起这副重担,协助我把市政府的各项工作,特别是…那些‘敏感’领域的工作,都做得更扎实、更稳妥。”

“请田书记、钟市长放心,请各位常委同志监督。”袁天终于抬起头,声音沉稳有力,目光清澈坦荡地迎向钟晓亮那带着审视和压力的视线,“我一定恪尽职守,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力配合好钟市长的工作,虚心学习,尽快适应新岗位要求,绝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和重托。”

他的表态简短有力,既表明了态度,又将自己置于市委的领导之下,同时点明了“配合”钟晓亮的职责,姿态放得无可挑剔。

钟晓亮鼻腔里几不可闻地轻哼了一声,不再言语,重新靠回椅背,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光滑的保温杯壁,眼神飘向窗外刺目的阳光,不知在想些什么。

接下来的表决程序进行得异常顺利。当组织部长宣读任命草案,常委们依次举手表决时,除了钟晓亮象征性地慢了一拍,其余常委的手臂都坚定地举了起来。

田诺环视一周,沉稳地宣布:“袁天同志担任赤阳市常务副市长的任命,常委会一致通过。会后按程序报省委组织部备案,并尽快进行任前公示。”

尘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