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如履薄冰!!!(1 / 2)

赤阳市林城县县委大院深处那栋老楼,在七月的闷热里蒸腾着一股陈旧纸张混合着劣质消毒水的气息。

走廊尽头那扇挂着“县长办公室”木牌的门敞开着,袁天站在窗边,目光沉凝地投向窗外。

县城在午后的烈日下显得有气无力。远处几栋新起的商品楼突兀地插在低矮的灰色屋顶之间,像几块刚刷了白漆的墓碑。

更远处,是连绵起伏、在热浪中微微扭曲的丘陵轮廓线。汗水无声地沿着袁天鬓角滑落,洇湿了白衬衫挺括的领口,他却浑然未觉。

办公桌上,那份标志着“林城县委副书记、县长”正式任命的红头文件,墨迹早已干透,沉甸甸地压在一摞待批阅的报告上。

空气粘稠得如同凝固的胶水,一丝风也没有。

窗外老槐树上,知了的嘶鸣声浪一阵高过一阵,单调而执拗,钻进耳朵里,搅得人心头无端烦躁。

楼下偶尔有办事员匆匆走过的脚步声,皮鞋敲打着磨得发亮的水磨石地面,发出空洞的回响。

这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办公楼,绿色油漆的墙裙剥落了大片,露出底下灰黄的底子,墙角的霉斑在潮湿的季节里顽强地蔓延。

“袁县长,”秘书小陈的声音在门口响起,带着年轻人特有的清亮,小心翼翼地打破了办公室的凝滞,“市委组织部的考察组,明天上午九点准时到。”

袁天缓缓转过身,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有眼底深处掠过一丝极淡的锐光,如同乌云缝隙里骤然闪现的星芒。

“知道了。”

他的声音不高,却异常平稳,像一块投入深潭的石子,只激起极轻微的涟漪便沉了下去,“通知在家的常委,下午三点,小会议室,碰个头。”

小陈应了一声,脚步轻快地退了出去,带上了门。那“咔哒”一声轻响,仿佛一个休止符,短暂地划开了令人窒息的闷热。

袁天重新将目光投向窗外那片被暑气蒸腾的县城。

县长?这位置他坐得并不安稳。意味着更复杂的局面,更汹涌的暗流。

张坤那张皮笑肉不笑的脸,还有他身后盘根错节的本土势力,如同窗外潜伏在阴影里的藤蔓,无声地缠绕着这座小城的肌体。

他踱回办公桌后,目光落在桌角一份摊开的《林城日报》上。

头版头条的标题刺眼:《林城智慧农业试点初显成效,科技赋能破解传统农业困局》。

配图是他以前站在青河乡那片试验田埂上的照片,几个老农围着他,手里举着智能手机,屏幕上显示着病虫害识别的结果,脸上带着惊奇和朴实的笑容。

这项目是他顶着张坤“花架子”、“不切实际”的冷嘲热讽,绕过财政资金掣肘,硬是联合县农技站和一家初创的本地科技公司“智眸科技”,靠着申报省级创新基金的小额扶持,又发动了一个敢吃螃蟹的合作社免费试用,才艰难启动的星星之火。效果出乎意料地好。

“咚咚咚。”敲门声再次响起,带着点急促。

“进。”

进来的是分管农业的副县长王明远,一个技术干部出身的老实人,此刻脸上却带着掩饰不住的焦虑。“袁县长,青河乡那边…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