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被卡脖子!(2 / 2)

县财政局预算科的小会议室里,烟雾缭绕。财政局长老钱坐在主位,手指间夹着的香烟已经快烧到过滤嘴,烟灰缸里堆满了烟蒂。

他对面坐着经开区管委会主任马强,一个四十出头、头发微秃的精干汉子,此刻却是满脸焦急和愤懑。

“钱局,您再给想想办法!”马强把一份文件推到老钱面前,手指因为激动微微发抖,“经开区智慧园区平台升级,这是袁县长亲自抓的重点项目,也是‘数据赋能’的标杆!省里、市里都挂了号的!

前期试点效果那么好,现在卡在设备采购款上,供应商天天催,项目眼看就要停摆!这…这让我怎么跟袁县长交代?怎么跟园区里眼巴巴等着升级服务的企业交代?”

文件是经开区提交的智慧平台二期设备采购专项资金申请,金额不小,后面附着厚厚一沓论证报告、合同草案和供应商资质文件。

老钱慢悠悠地吐出一口浓烟,眯着眼,拿起文件随意翻了翻,又丢回桌上,拖长了调子:“马主任啊,急什么嘛。县里的钱袋子,你又不是不知道,紧得很呐。

到处都要钱,教育要补短板,医疗要提水平,还有那么多民生工程等着米下锅…你们这个智慧平台,一期不是刚投了不少钱吗?效果嘛…嗯,是有那么点,但投入产出比,是不是还得再仔细算算?”

他弹了弹烟灰,语气带着一种老官僚特有的圆滑和推诿:“再说了,这么大笔开支,程序上也得走扎实嘛。

张县长分管财政,一向强调要严把资金关,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花得明明白白。

你这材料嘛…嗯,论证是有了,但有些细节,比如设备选型的性价比啊,后续运维成本啊,是不是还不够充分?张县长那边…怕是不好过啊。”

“钱局!”马强急了,“论证报告里都写得清清楚楚!性价比是经过三家比选的!运维方案和预算都附在后面!

这都是按规矩来的!程序上哪点有问题?张县长…张县长要是觉得哪里不清楚,我们可以补充说明啊!项目不能停啊!”

老钱摆摆手,一副爱莫能助的样子:“马主任,你的心情我理解。但规矩就是规矩。张县长要求高,也是为县里的钱负责嘛。

这样,你回去,再把材料完善一下,特别是成本效益分析那块,做得更扎实些,数据再详实点。等张县长那边…嗯,等他有空了,我再帮你递上去看看?”

他把“看看”两个字说得轻飘飘,言下之意,无限期拖延。

马强看着老钱那张油滑而冷漠的脸,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

他知道,这根本不是什么材料完善的问题,这是张坤在用财政审批权这把软刀子,精准地切割袁天推动的项目命脉!

卡住钱,就卡住了项目的脖子!他攥紧了拳头,指节发白,却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在财政局这一亩三分地,老钱就是张坤意志的忠实执行者。

同样被卡住脖子的,还有县科技局牵头申报的“雏鹰计划”——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专项扶持基金。

科技局局长拿着精心准备的项目申报书和专家评审意见,几次三番跑到财政局,得到的回复永远是“张县长还没批”、“资金盘子要统筹”、“再研究研究”。

几个原本满怀希望、等着这笔救命钱扩大研发投入的科技企业老板,电话都快打爆了科技局长的手机,语气从期待变成焦虑,最后变成了失望和怨气。

“效率?透明?创新?”科技局长放下又一个企业老板的诉苦电话,看着桌上那份被财政局打回来三次、要求“补充说明”的申报材料,苦笑着摇头,自言自语,“张县长这一手‘拖’字诀,真是…杀人不见血啊。”

无形的阻力,如同林城春日里悄然滋生的藤蔓,缠绕在袁天新政的每一个关节上,缓慢却坚定地收紧。

政务大厅的混乱是明枪,财政资金的卡壳是暗箭。

而袁天,站在风暴的中心,眼神冷冽如寒潭。

他清楚地看到张坤那张在幕后若隐若现的脸,感受到那无处不在的掣肘。他需要破局,需要一个足够硬的支点,撬开这铁板一块的围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