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新思路遇阻!(2 / 2)

再铺这么大的新摊子,风险太大!万一搞砸了,或者水土不服,半途而废,这钱可就打了水漂,我们没法向全县人民交代啊!”

务实,沉重,直指痛点。几个分管财政、发改的常委默默点头,深以为然。

“李县长顾虑的财政问题,确实是现实困难。”袁天早有准备,立刻回应,“但投入是必须的。我们可以分步走,平台建设可以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支持一部分,市场化运作引入社会资本一部分。

基金更是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撬动的是社会资本,财政压力并非不可承受。关键在于决心和路径设计……”

“袁副县长!”一个带着明显不耐和冷意的声音骤然响起,打断了袁天。张坤身体前倾,双手按在桌面上,眼神锐利如刀,毫不掩饰地直刺过来,“你张口闭口苏江经验,言必称新质生产力,蓝图画的很大,很漂亮!但你有没有脚踏实地地看看我们林城?”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本地干部特有的、对“外来和尚”本能的不信任和抵触:“我们林城是农业大县!是人口流出县!主要的产业是什么?是几家半死不活的国有厂子,是遍布乡镇的小作坊、小加工厂!你弄那些个‘数据赋能’、‘AI治理’,给谁用?给那些连智能手机都用不利索的老农民看吗?还是给那些只关心成本能不能再压一毛钱的小老板看?”

他冷笑一声,目光扫过其他常委,试图寻求共鸣:“什么‘新苗基金’?扶持科技企业?我们林城有几家像样的科技企业?巴掌都数得过来!我看你是被苏江的花花世界迷了眼,好高骛远,脱离实际!你这套东西,放在苏江可能是宝贝,放到林城,那就是水土不服的毒药!搞不好,就是劳民伤财,把林城这点好不容易攒下的家底折腾光,把人心搞乱!”

“张副县长!”袁天的声音也冷了下来,针锋相对,“正因为我们是农业县,是欠发达地区,才更需要引入新思维、新技术破局!‘数据赋能’不是只盯着高大上,它可以精准指导种植养殖,可以优化乡村物流,可以让老百姓办事少跑腿!

‘新苗基金’就是要培育我们自己的科技火种!难道因为现在弱小,就永远甘于落后?永远只配做产业链最低端?永远看着人才、资源外流?”

他目光灼灼,“思想观念的落后,才是最大的落后!”他目光灼灼,“思想观念的落后,才是最大的落后!不敢想,不敢试,不敢闯,才是林城发展最大的障碍!”

“你!”张坤被噎得脸一红,猛地一拍桌子站起来,“袁天!你少在这里唱高调,扣帽子!你这是典型的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照搬照抄沿海模式,不顾县情民意,我看你这就是‘不符合县情’!是要犯方向性错误的!”他直接祭出了政治大棒,意图一锤定音。

“好了好了!”李国涛适时地提高了声音,双手虚按,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都是为林城发展着想,讨论问题就讨论问题,不要上纲上线嘛!”

他看了一眼剑拔弩张的两人,语气放缓,“张坤县长说的林城实际困难,是客观存在的。小袁县长的忧患意识和改革锐气,也值得肯定。这样争下去,解决不了问题。”

他沉吟片刻,做出了裁决:“袁县长提出的这三项建议,立意很好,代表了先进方向。但是呢,”他强调道,“涉及面广,投入不小,风险也不容忽视。我的意见是,暂时搁置,再议。

请政府办牵头,发改、财政、经信、科工等相关部门,组成联合调研组,结合我县实际,对这三个方案的可行性、操作性、风险点,再进行一轮深入细致的调研论证,拿出一个稳妥的、循序渐进的实施方案来。下次常委会,我们再专题研究。散会!”

“搁置再议”四个字,像一盆冰水,兜头浇在袁天心上。他精心准备的手术刀,连皮都没划开,就被束之高阁。看着李国涛率先起身离去的背影,看着李卫国如释重负般松了口气,看着张坤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和其他常委们或漠然或同情的目光,袁天只觉得胸口发闷,

一股强烈的无力感和被无形之墙围困的窒息感汹涌而来。

他默默关闭电脑,收拾好材料。窗外,秋日的阳光似乎也黯淡了几分,只余下灰蒙蒙的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