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省里文件继续助力!(1 / 2)

午饭时间,县委机关食堂里人声鼎沸。大锅菜特有的浓郁油香和饭菜气息弥漫在空气中。

袁天没什么胃口,只要了一碗素面,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面条寡淡,如同他此刻的心情。

常委会上的一幕幕在脑中回放,张坤那刻薄的嘴脸,李卫国那沉重的叹息,李国涛那看似公允实则和稀泥的“搁置再议”,像一根根细针,扎在神经上。

……

“袁县长?这么巧!”

一个沉稳中带着一丝熟悉感的声音在旁边响起。袁天抬头,心头猛地一跳。

汉东省检察院检察长安欣,正端着餐盘站在桌旁。他穿着普通的深色夹克,身姿依旧挺拔,眼神锐利如昔,只是眼角多了几道深刻的皱纹,鬓角也染上了霜色。他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意外和温和的笑意。

“安检察长?”袁天连忙起身,压下心头的惊诧。安欣出现在林城,绝非偶然。

“坐坐坐,”安欣很自然地在他对面坐下,餐盘里是简单的两菜一汤,“我来邻县检察院搞个基层法治建设的调研,结束了顺路,听说林城这两年县城建设有点新变化,就拐过来看看,顺便蹭顿工作餐。没想到碰上你了。”

他解释得合情合理,目光却似有深意地在袁天脸上停留了一瞬,“怎么样,袁县长?从东海那最前沿的地方挂职回来,感觉如何?我们这小地方的空气,还习惯吧?”

袁天苦笑了一下,用筷子搅动着碗里快坨了的面条:“落差有点大。带回来点想法,刚在会上……碰了壁。”他没有细说,但眉宇间的挫败感难以掩饰。

安欣夹起一块烧茄子,慢条斯理地吃着,仿佛在品味,又仿佛在思考。食堂的嘈杂声浪似乎在他们这张小桌子周围形成了一个奇特的安静圈。

“落差是必然的。前沿阵地的风,吹到内陆腹地,总会遇到山峦的阻隔。”安欣的声音不高,带着一种洞悉世事的平静,“改革嘛,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尤其是在基层,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

他抬眼看向袁天,眼神清澈而锐利,“不过,现在从上到下,主基调是明确的。优化营商环境,尤其是对新质生产力企业,那是重中之重。有些地方啊,积习难改,温水煮青蛙,习惯了,也怕烫。这时候,就需要一点新动能,一点‘鲶鱼效应’,去搅动一下那一池子习惯了慢游的鱼。”

他语气平淡得像是在闲聊天气,但每一个字都像小锤敲在袁天心上。“鲶鱼效应”……这不正是自己挂职时反复思考的切入点吗?

……

安欣走后,袁天突然灵光一闪。似乎是想到了什么解决办法!

袁天几乎是冲回办公室的。常委会的挫败感被一种强烈的、想要抓住线索的冲动取代。他顾不上喝口水,立刻打开电脑,看到两年前下载的文件显然还在:

标题是《汉东省关于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促进中小微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袁天深吸一口气,这次开始认认真真逐字逐句地研读起来。

文件内容详实,涵盖了税收优惠、融资支持、人才引进、成果转化等方方面面。他的目光像探照灯一样扫过屏幕,大脑高速运转,将文件内容与自己搁浅的三个方案进行交叉比对。

原来这个文件不仅有关于农业的扶持,还有关于科技的扶持……

还好,有安欣这个长辈在,否则自己差点忘了这一茬!

突然,他的目光死死钉在文件的第三部分第七条:

支持方式创新:鼓励各地市、县(区)探索设立风险补偿资金池,对合作银行为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放信用贷款产生的损失,按一定比例给予风险补偿。

鼓励以“科技创新券”、“服务补贴券”等形式,精准支持企业购买技术研发、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管理咨询等专业化服务。

“科技创新券”、“服务补贴券”……精准支持购买专业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