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归来述职!(2 / 2)

常务副县长张坤走在李卫国侧后方,四十出头,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眼神锐利,嘴角习惯性地向下抿着,透着一股子不容置疑的掌控欲。

他瞥了袁天一眼,鼻腔里似乎发出一声微不可闻的轻哼,径直走到自己惯常的位置——紧邻李国涛的左手边——坐下,身体微微后仰,靠在宽大的皮椅靠背上,姿态放松,却带着无形的压力。

其他人也纷纷落座。会议室里弥漫着淡淡的烟味、茶香,以及一种属于基层权力核心特有的、混合着谨慎与观望的沉闷气息。窗户紧闭,吊扇在头顶不紧不慢地旋转,搅动着凝滞的空气。

“好,人都齐了。”李国涛清了清嗓子,声音不高,却足以压下所有细微的声响,“今天这个常委会,主要议题就是听取小袁县长赴苏江市高新区挂职锻炼的成果汇报,看看我们林城能从沿海发达地区学到什么真经。小袁,你开始吧。”

所有的目光瞬间聚焦在袁天身上。他站起身,没有走向发言席,就在自己的座位上,打开了笔记本电脑,投影仪的光束打在幕布上。

没有冗长的开场白,第一张ppt就是苏江高新区核心区俯瞰图——现代化的楼宇集群、繁忙的自动化港口、绿意盎然的生态景观带,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在座的常委们呼吸都微微一窒。

“各位领导,”袁天的声音清晰平稳,带着一种被前沿理念洗礼过的冷静穿透力,“我在苏江高新区挂职管委会副主任期间,最大的震撼,是‘速度’与‘生态’的共生。这不是口号,是刻入骨血的基因。”他切换画面,一张张图表、流程图、实景照片快速闪过。

“企业开办‘一窗受理、一日办结’,后台并联审批,全程电子化,窗口人员只负责收件和发证,审批流程在线上高速流转,平均耗时6.8小时。”

他语速不快,但每个数字都像小锤敲在人心上,“我们林城,平均需要多久?” 他目光扫过在座的财政局长,对方下意识地避开了视线。

“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集快速审查、确权、维权于一体,企业专利纠纷平均处理周期15天。我们呢?一个商标异议可能拖上一年半载。”

他顿了顿,没有等待答案,直接切入痛点,“这背后,是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和契约精神,是政府把自己真正定位为‘服务者’。”

画面切换到一家芯片设计公司的无尘车间,穿着防静电服的工程师在精密仪器前专注操作。“他们的产业引导基金,不是撒胡椒面。专业团队运作,精准投向‘卡脖子’技术和初创期硬科技企业,风险共担,收益共享。去年,一家他们早期投资的AI视觉公司,估值翻了三十倍。”

袁天手指轻点,幕布上出现林城本地几家半死不活、技术含量低下的传统制造企业的照片,对比惨烈。

“人才公寓拎包入住,顶尖人才子女入学绿色通道,甚至为一位归国科学家解决了其宠物狗的检疫隔离难题……这些细节,构成了‘拴心留人’的软环境。而我们……”